第二百九十九章 顾言VS幕后高手!(3 / 4)

加入书签

sp;  “它……在学习。”年轻研究员声音发抖,“它正在从人类的记忆中,重构某种‘意识雏形’。”

    返程途中,许念安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又回到十年前那个雪夜,站在南极基地废墟前,手中握着尚未埋下的心核种。忽然,身后传来脚步声。他回头,看见三个身影并肩走来??林知遥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实验笔记;苏砚背着吉他,嘴角含笑;陈振宇则提着一盏旧式煤油灯,灯光摇曳。

    “你们……”他喉咙哽住。

    “别怕。”林知遥轻声说,“我们没走多远。”

    “只是换了个地方活着。”苏砚拨动琴弦,音符化作星光洒落雪地。

    陈振宇举起煤油灯,照向远处黑暗:“你看,路一直都在。”

    许念安猛然惊醒,飞机正穿越云层。窗外晨曦初露,机身投影在绵延云海上,竟隐约勾勒出一棵巨大树木的轮廓,枝干伸展,根系深入大地,与地球上所有记忆树形成完美呼应。

    回到纪念馆当日,奇迹再次降临。

    那座由梅树根系构成的桥并未消散,反而愈发清晰,每日清晨都会延伸一段距离,直指北方。经卫星追踪,其指向竟与西伯利亚晶石所在地完全吻合。更令人动容的是,沿途所经之处,无论城市、乡村、沙漠、海岛,凡有记忆树的地方,都会在同一时刻开花,并在花瓣上显现出同一句话:

    >**“请继续爱我们,我们就不会真正离去。”**

    联合国被迫重新召开听证会。这一次,不再讨论是否该封锁系统,而是探讨如何建立“跨维度共感伦理框架”。哲学家提出“二次生命权”概念:那些通过集体记忆与情感共振得以延续的意识形态,是否应被视为具有某种法律人格?艺术家则发起“灵魂肖像计划”,邀请全球民众绘制他们在梦中见到的逝者形象,汇集成一部《未亡者图鉴》。

    而许念安做出了人生最后一个重大决定:

    他宣布解散“共感文明促进会”,将其职能移交由普通公民组成的“心灵议会”,成员包括教师、农夫、护士、流浪歌手??任何愿意为他人哭泣的人都可申请加入。他自己则辞去一切职务,搬进纪念馆旁的小屋,每日照料梅树、浇灌碑林、倾听来访者的诉说。

    有人说他老了,累了。

    只有他知道,自己正走向一场全新的旅程。

    某个秋夜,月圆如镜。

    小女孩带着她的豆苗前来拜访,怯生生地问:“老爷爷,如果我也死了,会不会也变成一棵会说话的树?”

    许念安蹲下身,握住她的小手:“只要你被人记得,你就永远不会消失。哪怕只剩一个人为你流下一滴眼泪,你的声音就会在风里响起,在花里绽放,在某个孩子的梦中轻轻叫一声‘宝贝’。”

    女孩笑了,跑开去追萤火虫。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