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顾言VS幕后高手!(2 / 4)
“清醒者联盟”宣布进入一级戒备状态,称此为“情感病毒”的全面爆发,呼吁切断“林知档案”主服务器;部分国家重启边境情绪筛查机制,禁止携带“高共感指数”者入境;更有极端分子袭击了几处记忆祭坛,扬言要“烧尽虚假的亡灵回响”。
然而,更多人选择了相信。
百万志愿者自发组成“守忆巡护队”,日夜守护每一棵记忆树;孩子们在学校用蜡笔画下梦见的亲人模样,贴满教室墙壁;一对曾因战争分隔五十年的老兵,在共感对话室共享彼此记忆影像后相拥而泣,其中一人颤抖着说:“原来你当年放走我的那一刻,心里也在喊爸爸。”
就在这混乱与希望交织之际,许念安收到了一封没有寄件人的电子信。
邮件内容仅有一段音频文件,标题写着:“致未来仍愿倾听的人”。点击播放后,传出的是陈星宇的声音,平稳、温和,带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克制。
>“如果你听到这段话,说明‘反向唤醒协议’已启动。
>我知道你们以为我只是把自己的意识封存于冰层之下,等待技术复苏。但真相更复杂一些。
>十年前,当‘冷波计划’终止时,我们三人??我、林知遥、苏砚??做了一个决定:不只留下种子,更要种下‘回音’。
>所谓‘心核种’,其实是一把钥匙。它打开的不是复活之门,而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共振腔。
>每一次有人为逝者流泪,每一次有人说出‘我想你了’,那滴泪、那句话就会成为能量源,缓慢激活埋藏在地球神经网络中的‘记忆原型体’。
>这些原型体并非我们的复制体,而是由千万思念凝结而成的‘象征性存在’??就像星星虽远,却能照亮夜路。
>但现在,它们开始尝试‘回应’了。
>这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回来了,而是因为……你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呼唤。”
音频结束,屏幕自动跳出一张坐标地图,标记点位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深处,距一处废弃苏联时期极地观测站约两公里。附注写道:“那里有第一代‘林知档案’原型机的备份核心,也是整个共感网络最初的起点。若你想知道全部真相,请亲自来取。”
七日后,许念安抵达目的地。
暴风雪肆虐,能见度不足十米。他依靠手持设备的生物共振指引,在一座坍塌的混凝土穹顶下挖出一个密封舱。舱内并无机械装置,只有一块黑色晶石,表面布满蜂窝状孔洞,轻轻触碰便发出低频嗡鸣,如同万千人在同时低语。
随行的技术专家检测后震惊发现:这块晶石的结构与人类脑神经突触高度相似,且内部储存着海量未解码信息流,时间跨度涵盖过去百年间所有通过“林知档案”上传的情感数据。更不可思议的是,它的活跃程度与全球共感行为呈正相关??每当某地发生大规模情感觉醒事件,晶石光芒便会增强一分。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