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烽火燃情,大宁守梦(3 / 5)

加入书签

为大宁的守护者,断不可坐视不管。即刻加强边境巡逻,增派斥候打探消息,一旦发现敌军踪迹,不可轻举妄动,立即回报。同时,整顿城内防御,以防敌军突袭。”朱权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的将士,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威严与决心。但他的话刚落,就有将领提出不同意见。有的将领主张主动出击,认为可以趁敌军立足未稳给予重击;而有的将领则坚持稳守,担心贸然出击会中敌军圈套。朱权陷入了沉思,他既要考虑战争的胜负,又要平衡将领们的情绪,确保军队的团结。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亮,朱权便早早来到军营,亲自组织士兵进行应急演练。他身着威风凛凛的战甲,手持长枪,动作娴熟地示范着战术动作,一招一式尽显力量与技巧,士兵们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此刻的朱权,身上散发着令人安心的气场,往日里那温润的气质被战场上的坚毅果敢所取代,他的每一个指令都清晰有力,让士兵们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信心。

“将士们,我等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守护大宁百姓乃是我等的使命。任何敌人都不足惧,只要我等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定能将其击退,还大宁一片安宁!”朱权的话语激昂澎湃,如同一把燃烧的火焰,点燃了每一位士兵心中的热血,士气大振。

在训练士兵的同时,朱权还带领周小叨等亲信前往西北边境实地勘察。他们穿梭于崎岖的山路之间,不畏艰难险阻,仔细观察地形,标记出适合设伏和防御的地点。朱权心中渐渐有了应对之策,准备在敌军常出没的要道设下暗哨,一旦发现敌军,便利用地形优势进行围堵。

与此同时,医馆里也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一位老妇人带着受伤的孙子前来求医,可身上却凑不出足够的诊金。徐书瑶见孩子伤势严重,没有丝毫犹豫,便让医馆伙计赶紧救治。在治疗期间,徐书瑶还时常亲自去看望孩子,悉心照料。老妇人感激涕零,逢人便夸徐书瑶的医者仁心。这件事在大宁城中传开,徐书瑶的名声愈发响亮,她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医者的信念。

徐书瑶的贴身暗卫灵鹫,听从朱权的命令,暗中收集北元小股势力的情报。灵鹫身形矫健,如鬼魅般穿梭于边境各地。他擅长隐匿行踪,精通各种追踪和窃听之术。此次,灵鹫为摸清敌军的行动规律,悄悄潜伏在西北边境的山林中。他连续几日观察敌军的出没路线和营地布置,发现这些小股势力虽然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行动谨慎,且擅长游击战术,时常出其不意地袭击百姓。灵鹫凭借着高超的技艺,成功避开敌军的巡逻,获取了关键情报并带回给朱权。

不久后,斥候传来消息,一支北元小股部队正朝着大宁西北边境的一处要道行进。朱权得知后,立即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前往设伏地点。他身着战甲,手持长枪,骑在一匹矫健的战马上,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洞察敌军的一举一动。此刻的朱权,宛如战神下凡,浑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势,那俊朗的面容上写满了坚毅,他的身姿在日光下被勾勒出一道坚毅的轮廓,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当北元小股部队进入伏击圈后,朱权一声令下:“出击!”顿时,喊杀声四起,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朱权一马当先,长枪舞动,如蛟龙出海,瞬间便刺倒数名敌军。周小叨紧随其后,手中大刀挥舞,虎虎生风,与敌军展开激烈搏斗。在朱权的指挥下,士兵们紧密配合,如同猛虎般勇猛无畏,成功将这股北元小股势力击退。

战后,朱权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深知北元小股势力可能还会再次来袭。于是,他继续加强边境防御,增加巡逻频次,同时对士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士兵们的战斗技能和应变能力。

徐书瑶在城中时刻关注着战事进展。她利用自己的医馆,设立了临时伤兵营,安排医术精湛的大夫随时待命。还组织城中的妇女,为将士们缝制棉衣和绷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