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烽火燃情,大宁守梦(2 / 5)

加入书签

类珍稀药材和她自制的药剂,瓶瓶罐罐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她坐在案前,轻轻翻开一本医书,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多年来的行医心得与研究笔记。她缓缓翻到记录治疗疤痕的那一页,思绪不禁飘回从前。

曾经,这道长疤犹如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让她陷入了无尽的自卑与痛苦之中。但也正是这份痛苦,激发了她钻研医术的决心。她每日天未亮便起身,一头扎进医馆,尝试各种药材的搭配。从活血化瘀的三七,到生肌敛疮的白及,每一味药材的用量、炮制方法,她都反复斟酌。为寻求灵感,她常常在深夜秉烛研读前人医案,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线索。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她终于调配出了有效的药膏。这种药膏以多种珍贵草药为基础,经过特殊的熬制和提纯,融入了她对药理的独特理解。涂抹时,需配合特殊的按摩手法,促进药效吸收。她坚持每日按时涂抹,忍受着药膏带来的微微刺痛。

日复一日,疤痕渐渐有了变化,从最初的狰狞可怖,到如今不太明显,这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可即便如此,彻底消除疤痕依旧是她心中的执念,她不断尝试新的药方和方法。

“我就不信治不好你。”徐书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神坚定,小声呢喃。她的身材本就比一般古代女子更加凹凸有致,身着自己仿照现代样式制作的内衣,一举一动间更显性感迷人,洋溢着青春的自信与活力。

然而,平静的日子逐渐泛起波澜。近段时间,大宁城中渐渐有了关于边境局势紧张的传闻。百姓们交头接耳,神色间满是忧虑。“听说北元的那些人又不安分了,常在边境骚扰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是啊,也不知咱们大宁可还安稳。”集市上,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些传闻像一阵风,吹得百姓们人心惶惶。

徐书瑶在医馆中,也时常听到患者们谈及此事,心中不禁为朱权担忧起来。她深知,一旦战事爆发,朱权必然会奔赴前线,生死难料。

这日,周小叨匆匆赶来,神色焦急,在朱权耳边低语几句。朱权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书瑶,边境突发状况,北元小股势力频繁骚扰,我必须立刻赶回军营。”朱权不舍地看着徐书瑶,眼中满是担忧与坚定。

徐书瑶心中一紧,她深知边境战事的严峻,但还是强装镇定,轻轻点头:“王爷此去,万事千万小心,民女等您平安归来。”她紧紧握住朱权的手,传递着自己的关心与支持。

朱权走后,徐书瑶没有丝毫懈怠。她深知战争不仅关乎军队的厮杀,更关乎百姓的安危与民生的稳定。身为医者和家族产业的管理者,她决定尽自己所能,为大宁贡献力量。

徐书瑶立刻回到医馆,召集所有的医馆伙计和学徒,开始筹备药材和医疗用品。她亲自清点库存,仔细检查每一味药材的品质,确保在救治伤员时能万无一失。“大家听着,如今边境战事吃紧,将士们在前线拼命,咱们虽不能上阵杀敌,但能为他们提供救治,这同样是在保家卫国。”徐书瑶的话语坚定有力,激励着每一个人。

在忙碌的筹备过程中,秋霜心疼地说:“姑娘,您歇一歇吧,这些事交给我们来做就好。”

徐书瑶摇了摇头,“秋霜,我怎能歇着呢?将士们在流血牺牲,我们多准备一份药材,就可能多救一条性命。”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执着,手上的动作一刻也不停歇。

同时,徐书瑶还安排家族产业的商队,利用他们在各地的渠道,采购稀缺的药材和物资。她亲自与商队负责人商讨运输路线和安全保障,确保物资能顺利抵达大宁。“务必小心谨慎,不可出任何差错,这些物资关乎着将士们的安危。”徐书瑶严肃地叮嘱道。

朱权这边,回到军营后,立即召集将士。“此次北元小股势力侵扰我大宁边境,虽规模不大,但行径恶劣。我等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