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北疆风云:大宁危局与破局(4 / 4)
在大宁城内招募民兵,进行训练。同时,他还发动城中的富商,筹集物资,为守城做准备。大宁的畜牧业发达,马匹、皮革等物资可以为军队提供装备。
在物资筹备方面,朱权首先清查了官方的战略储备物资,发现粮食储备尚可支撑一段时间,但兵器和铠甲有所短缺。他将民间捐赠物资与官方储备相结合,优先补充兵器和铠甲。对于大宁丰富的畜牧业资源,朱权专门安排了经验丰富的马夫训练马匹,让它们适应战争环境。同时,组织工匠将皮革加工制作成盾牌、皮甲,大大提升了军队的装备水平。
在城防修缮上,朱权召集城中的工匠,制定了详细的修缮方案。他们先对城墙进行全面检查,标记出破损严重的区域。由于大宁冬季寒冷,砖石容易冻裂,他们决定在修缮时使用特殊的灰浆,增强砖石之间的黏合度。然而,修缮过程中面临着材料运输困难的问题,道路因冬季积雪变得泥泞难行。朱权组织百姓清理道路,并调用王府的马车运送材料,确保修缮工作顺利进行。
然而,就在朱权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又一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由于招募民兵和筹集物资,大宁的财政出现了困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财政问题,守城计划将难以维持。
朱权和沈书瑶为此绞尽脑汁。他们尝试削减王府的开支,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但仍然杯水车薪。
这时,一位幕僚提出了一个建议:“王爷,大宁境内有一座矿山,之前由于开采难度大,一直被闲置。如今我们可以组织人手,对矿山进行开采,或许可以解决财政问题。矿山中主要是铁矿,对于制造兵器有重要作用。”
朱权听后,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但他也担心,私自开采矿山可能会引起朝廷的不满。他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沈书瑶。
沈书瑶思考片刻后说:“王爷,我们可以向朝廷上书,详细说明开采矿山是为了守卫边境,并且制定一套完整的开采计划。在计划中,明确规划开采规模,预计初期投入多少人力,分几个阶段进行开采,随着产量增加逐步调整人力;对于人员管理,制定严格的矿工招募标准,只招收本地知根知底的百姓,设立监工制度确保开采安全与效率;运输路线方面,规划从矿山到城内的最佳路线,安排专门的护卫队伍押送矿产;税收缴纳上,承诺按照朝廷规定的税率,定期如实缴纳矿产税。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我们的财政问题,又能让朝廷看到我们的诚意。大宁地处偏远,运输不便,这些都要考虑周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