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李煜飞升进上界摘星宗(1 / 6)

加入书签

每人一颗。

那糖入口先是涩,慢慢渗出点回甘,像把边关的风沙和甜源井的暖揉在了一起。

有个孩子含着糖问:“爷爷,边关的沙子也会开花吗?”

老兵指着井边的甜辣花笑:“你看这花,连石缝都能钻,到了边关,肯定开得更泼辣。”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在宴席上空盘旋,扔下些用云霞做的糖,落在每个人的碗里,化成甜甜的汁。

他坐在飞艇边上喊:“这糖叫‘共甜’,得大家一起吃才最甜!”

众人举着碗碰在一起,糖水溅出来,落在地上,立刻冒出丛丛甜辣花,把宴席围得像个花环。

王奶奶端出最后一锅“团圆糕”

,糕上嵌着各色杂粮,像把四季的收成全摆上了。

她给每个人分了块,说:“这糕得趁热吃,凉了就少了点热乎气。”

有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咬了口糕,眼泪掉在糕上,说:“这味儿跟我娘当年做的一样,原来甜是能记一辈子的。”

王奶奶拍着他的背,往他手里又塞了块:“记着就好,记着就不算真离开家。”

寒露那天,糖溪的水开始变凉,水面飘着层薄甜霜,像撒了把碎银。

农人们把收获的粮食囤进粮仓,囤顶都插着束甜辣花,说这样粮食不生虫,还带着甜气。

有个看粮仓的老汉,夜里总听见囤里沙沙响,以为进了老鼠,点灯一看,竟是囤角的甜辣花籽了芽,嫩茎缠在麦穗上,像在守护着粮食。

墨玄和李煜杰把秋收的杂粮磨成粉,做了种“五谷糖”

,糖块上印着田埂、麦浪、甜辣花的纹样,像块小小的丰收图。

他们把糖送给过路的商队,说:“带着这糖走,就像带着甜源井的收成,走到哪儿都踏实。”

商队头领把糖揣在怀里,说要带回西域,让那边的人知道,中原的土地能长出这么多甜。

甜生岛的孩子们在粮仓周围种满甜辣花,花开时,红的白的围着粮仓转,像给粮仓系了条花腰带。

阿竹在甜路记上写:“粮仓戴花,粮食笑哈哈。”

他们还明了“糖哨”

,用甜竹做成,吹起来有糖溪的调子,守粮仓的老汉说,听着这哨声,连打盹都能梦见庄稼长。

魔族乐团的《甜宴曲》添了段唢呐,吹得热热闹闹,像办喜事。

他们跟着商队往西域走,一路吹一路撒糖,说要把甜气铺成路。

有个西域的牧民,听见唢呐声,骑着骆驼追了三里地,用块胡麻饼换了颗五谷糖,含着糖说:“这甜里有太阳的味道,比我们的马奶酒还暖。”

乐团就教他吹糖哨,牧民骑着骆驼吹着哨,糖香混着驼铃声,飘得老远。

十国的织女们织了批“囤粮帕”

,帕子上绣着粮仓和甜辣花,针脚里掺了防虫的草药,盖在粮囤上,既防潮又防蛀。

有个粮商买了几十条,说要运到南方去,“让那边的粮仓也尝尝甜源井的好”

织女们在帕子角上绣了小小的“甜”

字,说:“看着字,就像看见甜源井了。”

老兵在甜种站搭了个“甜忆角”

,谁有关于甜的故事,就写在布上挂起来。

有个老婆婆来写,说年轻时家里穷,过年才能吃块糖,丈夫总把糖省给她,自己舔舔糖纸。

“现在他走了,可我一吃甜源井的糖,就像他还在给我塞糖呢。”

老兵给她端了碗甜粥,说:“故事挂在这儿,甜就永远活着。”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往南方运了批五谷糖,给刚经历台风的农户。

农户们见飞艇落下,捧着被风吹倒的庄稼哭,孙悟空把糖分给他们,说:“这糖里有麦香,有阳光,嚼着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