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甜源赋(1 / 9)
谷雨刚过,甜源井的糖溪里突然浮起细碎的糖晶,像撒了把碎星星。
王奶奶蹲在溪边淘米,木盆一沉,盆底竟粘住层薄薄的糖霜,她笑着往盆里撒了把踏雪红的花瓣,“给新米添点甜魂儿”
。
蒸米的蒸汽裹着糖香漫过城墙,守城的兵卒闻着味儿直咂嘴,有个年轻的兵偷偷往箭袋里塞了片甜辣花叶,说拉弓时咬着它,能想起家里的灶膛。
墨玄的甜话摊前多了个竹筐,里面码着刚收的甜笋,笋尖上还挂着糖溪的水。
有个货郎挑着担子路过,放下两匹蓝印花布换了筐笋,“这笋炒着带甜,配我这酱菜正好”
。
李煜杰蹲在筐边剥笋,手指沾着笋汁亮晶晶的,他往货郎布袋里塞了块笋糖,“酱菜配糖,日子不慌”
。
货郎挑起担子走了,竹扁担吱呀响,布袋里的糖香飘一路,引得巷子里的猫都跟着跑。
甜生岛的孩子们推着彩虹糖晶车进了山,车斗里的甜肥袋子鼓鼓囊囊。
领头的阿竹举着甜路记,本子上画满歪歪扭扭的小脚印,“昨天李爷爷的栗树不结果,咱们给它喂点甜肥”
。
孩子们爬到半山腰,见栗树的枝桠都垂着,像没精打采的老头。
他们围着树根刨坑,把混着糖渣的肥料埋进去,阿竹摸着树干说:“等秋天结了栗子,每个壳里都藏颗糖。”
树洞里的松鼠探出头,叼走他们掉的糖渣,蹿上树枝时,尾巴上沾的糖粒落下来,在草叶上凝成小糖珠。
魔族乐团的《春耕谣》添了新调子,有人找了块甜源井边的青石,敲起来叮咚响,像糖溪在唱歌。
他们推着乐器车往各村走,见着在田里薅草的农人,就停下来奏一段。
有个瞎眼的老婆婆拄着拐杖在田埂上听,说这曲子里有麦浪声,“比我家老头子喊牛的声儿好听”
。
乐团里的鼓手从包里摸出颗响糖,塞到老婆婆手里,“这糖放嘴里能响,像听曲儿”
。
老婆婆含着糖笑,说听见糖响里还有蝴蝶飞的声儿。
十国的织女们在祠堂里忙得团团转,新织的田埂帕上多了甜辣花的纹样,针脚里还掺着细碎的糖丝。
有个刚学织布的小媳妇总把花绣歪,急得直掉泪。
教她的老奶奶捡了根甜草茎,蘸着糖溪的水在布上画样子,“你看这花,红的是甜,白的是雪,得让它们挨着才暖和”
。
小媳妇跟着画的样子绣,绣出来的花竟比别人的多了点糖光,风吹过帕子,糖香能飘出半条街。
老兵在甜种站的墙根下种了排边关带来的甜辣花,花开得比别处早,花瓣边缘带着点淡紫,像染了边关的晚霞。
有个穿粗布褂子的年轻人总来站着看,老兵问他是不是想种地,年轻人红了脸,说想从军。
老兵从怀里摸出颗焦香的糖,是用边关的野枣做的,“当兵苦,嚼颗糖就扛过去了”
。
年轻人含着糖,说这糖里有沙子的味儿,老兵笑了,“那是咱们守的土,甜里总得带着点实在劲儿”
。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在天上绕了三圈,扔下些装着甜种的布包,落在刚插完秧的水田里。
插秧的农妇们捡起来,见布包上绣着只小猴,捧着颗糖笑。
有个汉子拆开布包,把甜种撒在田埂上,说:“孙大圣送来的甜,肯定能长到稻穗里。”
刚插的秧苗晃了晃,水里映出飞艇的影子,像条游在天上的鱼。
王奶奶的铜锅换了口大的,蒸馒头时总在面里掺把糖溪的细沙,说这样蒸出来的馒头带着土气才香。
来帮忙的娃娃们抢着揉面,小手沾满面粉,像戴了副白手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