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咱们这是同个课题吗(6 / 8)

加入书签

p; 相比较导师提出的多尺度自适应算法,加入深度学习概念实现并行加速模拟,或许能够大幅度提高求解效率。

    不过这便代表,需要否定导师的方案。

    放在之前他或许没太大把握,但将深度学习概念运用到北斗导航系统的多路径误差抑制算法上,并取得非常大的惊人效果后,以至于此刻的心思不免活络起来。

    稍微组织一下语言,方才开口同佟景行讲述。

    “佟师兄。”

    “交流多尺度算法自然没问题,不过我更觉得引入深度学习概念,能让相场模拟的求解更精准更效率。”

    包括佟景行在内,大家显然都没有想到,徐铭会对导师的方案提出质疑。

    为此整个人有些短暂怔神,不知道一时该怎么接话。

    连吕昂都张大了嘴巴。

    但就在办公室内氛围略显尴尬时,张鲁平却对此表现的非常感兴趣。

    不等佟景行应声,便直接出言打断两人交流。

    “徐铭你还研究过深度学习概念?”

    张鲁平并不知晓自己学生在北斗项目中的细节,加上深度学习概念刚正式确定。

    目前尚未在国内打开知名度。

    因此特意研究且具有一定经验的人,可以说非常少。

    突然听到徐铭胸有成竹的讲起,怎么可能不激动。

    至于是否要推翻之前的算法方案,那根本就不再考虑的范围内。

    只要能实现相场模拟,便都不是事。

    “是的导师。”徐铭点点头斩钉截铁的回答。

    将这句话听进耳中,张鲁平陷入一阵沉思,最终做出决定后当场拍板。

    “那好。”

    “接下来徐铭你就和小佟他们研讨算法方案,看如何融入深度学习概念。”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大家肯定没有任何异议,就是其他人看向徐铭的目光中多出几分佩服。

    明明是一项难度较高且应用价值高的课题,在徐铭这里却和做数学建模题差不多,不但轻松构建出新的相场模型解决兼容问题,更是随口拿出更强的算法开发方案。

    使得大家忍不住去思考,到底是不是在同个课题组。

    当然受刺激归受刺激,项目里能有这样的大粗腿抱肯定是高兴都来不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