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一场跨越代际的文化对话(1 / 2)

加入书签

国庆黄金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街道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与随处可见的“欢度国庆”

标语,将节日的氛围渲染得愈浓烈。

对于李星文而言,这个假期没有寻常的出游计划,却比任何一次旅行都更显厚重。

除了1o月7日那天与宿舍兄弟们凑在一起,用啤酒和烧烤畅聊电影的事情。

其余的日子,他拜访了爷爷、外公和孤儿院吴妈妈。

1o月1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李星文便跟着爷爷出了门。

作为退休多年的老干部,李耀先每年国庆都能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

——受邀前往专属观礼区观看阅兵仪式。

汽车平稳地行驶在通往长安街的路上,李星文看着窗外逐渐密集的人群,耳边偶尔传来孩童兴奋的呼喊,心中的期待也一点点升温。

抵达观礼区时,阳光正好越过城楼的飞檐,洒在红色的地毯上,不远处的士兵身姿挺拔如松,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庄严与肃穆。

“先到位置上坐下,一会儿可有的看了。”

李耀先拍了拍孙子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

李星文点点头,刚坐稳,便听见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阅兵仪式正式开始了。

当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观礼区时,那统一的节奏、挺拔的身姿,仿佛一道移动的长城,让李星文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目光追随着方队的方向,连呼吸都变得轻缓起来。

紧接着,装备方队缓缓驶来,坦克的履带碾过地面,出沉稳的轰鸣,导弹车、装甲车依次亮相,金属的光泽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李星文忍不住凑近爷爷,压低声音说:“爷爷,这些装备也太酷了吧!”

李耀先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眼睛紧紧盯着那些装备,眼眶微微泛红。

直到空中梯队呼啸而过,战机留下的彩色烟雾在蓝天中勾勒出美丽的弧线,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星文,你知道吗?爷爷年轻的时候,咱们国家哪有这么好的装备啊。

那时候搞建设,连一辆像样的卡车都得从国外进口,更别说这些先进武器了。”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栏杆,思绪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改革开放初期,我刚到地方工作,去偏远县城调研,坐的是敞篷卡车,一路颠簸下来,骨头都快散架了。

那时候老百姓的日子也苦,顿顿都是粗粮,能吃上白面馒头就算是过年了。”

李星文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他从小就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但从未像此刻这样,在阅兵仪式的背景下,对“艰辛”

二字有如此深刻的体会。

他看着爷爷眼中闪烁的光芒,那光芒里有对过往的追忆,更有对如今祖国强大的自豪。

“后来啊,咱们一步步赶上来了。”

李耀先的声音渐渐洪亮起来,“修公路、建工厂、搞科技,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才有了今天的样子。

你看现在,高楼大厦遍地起,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谁还敢小瞧咱们中国?”

上午的阅兵仪式结束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

李星文跟着爷爷,辗转来到一处老式家属院。

这里住着几位爷爷的老同事,都是当年一起在地方搞建设的“老战友”

推开院门,一阵熟悉的茶香扑面而来,几位头花白的老人正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聊天。

“老李,你可算来了!”

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人笑着起身,握住李耀先的手,“这位就是你的孙子吧?找到就好。”

李星文连忙问好,坐在爷爷身边,听老人们回忆往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