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雷暴(5 / 6)
这已经彻底暴露出了他们的软弱和无能,他们只会落荒而逃,而这座城市居然连抵抗的勇气也无。
1814年我们的先辈就曾踏足华盛顿,并点燃了那泥巴做的宫殿。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些美国人非但不思悔改,还妄图吞并我们大英帝国的殖民地。
这一次伟大的英国陆军不会再撤退,我们会彻底终止这场闹剧!让北美十三州重新插上大英帝国的旗帜!”
威廉·罗登发表豪言壮语的第二天,他接到了要求他立刻撤退的命令。
伦敦方面终于收到了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印度地区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叛乱。
事实上总督查尔斯·坎宁也不清楚叛乱的规模有多大,但根据他的初步估计叛军规模将超过一百万,叛乱地区人口将近一亿。
约翰·罗素揉了好几次眼睛,乔治·汉密尔顿·戈登也在反复调整自己的眼镜,他们都怀疑是自己看错了。
可能查尔斯·坎宁总督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特意在一串阿拉伯数字之后又用英文写了一遍。
看完之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倒抽了一口冷气。
“印度殖民地,大英帝国头顶上的明珠要完蛋了。”
这是所有人的第一感觉。
“这怎么可能?如果失去了印度,我们在远东地区的利益也将无法维系。”
此时的印度乃是英国的命脉,更是英国全球霸权的基石。如果印度失守,那么英国的整个殖民地体系都将被逼到崩溃的边缘。
戈登首相再也忍不了了。
“现在,立刻,马上!必须支援印度!印度绝对不能有失!”
“那近东怎么办?北美怎么办?”
约翰·罗素也知道印度重要,但这两处战争已经开打,更重要的是这两场战争的发起都和他脱不开关系。
“退出战争,和谈!”
如果此时英国直接退出这两场战争,并承认失败,印度殖民地保得住保不住他不清楚,但他自己肯定是保不住了。
“可我们真的能全身而退吗?而且我们即便放弃了北美和近东,难道就一定能保住印度吗?”
约翰·罗素说的也是事实,因为印度距离伦敦太远,否则消息也不会这么晚才传到伦敦。
唐宁街十号的大厅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因为他们所作出的决定将很有可能决定英国的未来,以及数百万人的生死。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