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雷暴(4 / 6)

加入书签

一下,富兰克林狠狠瞪了他一眼,后者也很识趣地选择了闭嘴。

    “最后我想请温菲尔德·斯科特将军担任战时总司令。”

    其实历史上这个时代应该受命的是罗伯特·李,不过此时的罗伯特·李还在德克萨斯担任军事顾问。

    事实上弗兰茨曾经想过从美国拉一批人弥补奥地利帝国将领的断代问题,然而现实是这些美国历史上的名将在奥地利帝国的评价体系中都很差。

    弗兰茨甚至怀疑过是文化差异或者地域歧视,他还特意派了一批留学生去了美国的西点军校。

    结果他派去的留学生在西点军校中各个被称为德意志超人,对那些美国佬实现了全面碾压。

    所以此时的罗伯特·李只能在德克萨斯殖民地负责当地的治安。

    至于尤利西斯·格兰特也没有历史上那样的功绩,毕竟上一次美墨战争打的非常丑陋,尽管他是此时美国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但他也只能做个看客(此时的级别太低)。

    富兰克林最后的一道命令没有引起任何异议,因为温菲尔德·斯科特确实是此时的最佳人选。

    不过整个国会对于富兰克林·皮尔斯的命令却没有任何赞颂之声,一方面是此时并不是值得庆祝的时候,另一方面则是他触碰到了很多人底线。

    此时的美国政客普遍对自由,尤其是商业自由有着一种病态的追求,而富兰克林·皮尔斯的命令却显然违背了这种精神。

    不过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是后话了,温菲尔德·斯科特走马上任之后立刻开始行动。

    然而不得不说他的思想还是偏于保守和陈旧,他的想法居然是和英军正面决战。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英军的数量很少,还要分兵占领沿途的城市保证补给线的畅通,一路打到纽约先头部队已经就剩不到一万人了。

    而美国在总动员令发布之后,仅仅是抵达纽约战场的部队就有超过六万人。

    后续还有更多部队,在温菲尔德·斯科特看来只要打掉英国人的先头部队,这场战争便再无悬念。

    然而结局却是让人大跌眼镜,温菲尔德的六万大军在纽约郊外一触即溃,纽约市没做任何抵抗就选择了投降。

    选择正面作战的温菲尔德·斯科特一败涂地,刚刚组织起的新兵虽然充满了热情,但在战场上却是灾难。

    此时英国远征军司令威廉·罗登已经在畅想火烧白宫,收取北美十三州的美好未来了。

    他对英军的随军记者说道。

    “我想无需我多说,今天的战果诸位已经看到了。这片土地上的逆贼在伟大的英国陆军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