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七日之谜(2 / 3)

加入书签

的就是“七日”

作为密钥,当时不明所以,现在看来,沈彻早就知道这个周期的秘密。

古代线的太庙偏殿里,姜绾让萧决找来墨家的圭表。

当圭表的影子与鼎耳投射的红光重合时,地面浮现出一组复杂的公式——用夏朝的计数法记录着太阳黑子与地球磁场的关系。

公式的最后,标注着“极光现,星陨至”

六个字。

“是极光。”

萧决突然想起每年“七日而复”

对应的日期,魏国边境都会出现奇异的极光,而今年的预报显示,极光的强度将是往年的十倍,“古人把极光当作太阳活动的信号,而极光与参宿四的爆预警重合,绝不是巧合。”

姜绾将公式拓印下来,现其中的变量与现代太阳磁场的计算公式存在微妙的对应关系。

那些看似原始的符号,其实是对太阳风、地磁场、星际辐射等复杂因素的简化表达,其精度甚至过了19世纪的太阳观测数据。

“他们不仅观测,还在预测。”

她的指尖划过“星陨至”

三个字,鼎耳的红光突然闪烁不定,像是在警告某种迫近的危险,“这鼎在告诉我们,太阳黑子的峰值期,就是参宿四爆影响地球的关键窗口。”

墨家巨子此时走进偏殿,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帛书。

帛书上记载着魏国历代祭祀的日期,每个日期都对应着太阳黑子活动的次级峰值年,而今年的祭祀日,恰好定在七个月后——与现代模型预测的峰值日完全相同。

“先祖留下规矩,每逢‘七日乃复’之年,必在太庙举行大祭。”

老人的手指点过帛书上的朱批,“但没人知道为什么,只说是为了‘镇天变’。”

姜绾突然明白,所谓的祭祀,其实是古人应对太阳活动高峰的仪式。

他们或许现了太阳活动与星陨之间的关联,用祭祀的形式传递预警信息,而祭祀鼎上的铭文,就是这场跨越千年的预警核心。

此时的现代实验室,林教授将太阳黑子数据与参宿四的辐射模型叠加。

当两者的峰值完全重合时,屏幕上弹出一行警告:“高能粒子流增强17o,地球磁场屏蔽失效风险极高。”

“沈彻的‘容器计划’选在这个时间点,就是因为此时的辐射强度最适合筛选基因。”

他迅将结果传输给古代线,“太阳活动会放大参宿四的辐射影响,这才是‘七日之谜’的终极答案。”

古代线的姜绾收到数据时,正看着萧决用青铜刀在鼎耳的铭文旁刻下新的标记。

当刀痕完成的瞬间,祭祀鼎突然出一声长鸣,网格纹路的金光顺着管道流入机关城,在地面留下一道通往西北方的轨迹——终点正是昆仑山的“通天柱”

“我们必须在七个月内赶到昆仑墟。”

姜绾望着轨迹的尽头,那里是唯一能屏蔽高能辐射的安全区,“祭祀鼎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剩下的,就是解开蛊虫与这个周期的关联。”

萧决的胸口突然传来一阵剧痛,那些金色的星图纹路在“七日”

的数字处炸开,化作七只细小的蛊虫,在他皮肤下游走,组成与太阳黑子相同的图案。

“它们在模拟太阳活动。”

他的声音带着痛苦,却难掩兴奋,“我的身体能预测这个周期!”

姜绾突然想起现代实验室的基因分析,萧决的第17号染色体上存在一个特殊的基因片段,能对太阳辐射产生应激反应——这或许就是蛊虫能感知周期的原因,它们与萧决的基因形成了共生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天然的预警系统。

太庙的工匠们看着祭祀鼎上不断变化的铭文,终于明白这尊古老的青铜器承载着怎样的秘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