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七日之谜(1 / 3)
太庙偏殿的晨光斜斜切过祭祀鼎,将鼎耳内侧的纹路照得透亮。
姜绾蹲在木架旁,指尖抚过那些刚清理掉结痂的网格纹路,昨夜剥落的青铜痂粉末在掌心凝成细小的颗粒,泛着与星陨相同的金属光泽。
“就是这里。”
她用镊子拨开鼎耳裂缝的边缘,四枚甲骨文在光线下清晰可辨——“七日而复”
。
笔画的刻痕比周围的网格纹路更深,显然是在鼎铸成后特意添加的,边缘还残留着朱砂的痕迹,像是被反复描摹过。
萧决凑近细看,甲骨文的笔画间藏着极细的星点,组成一个微型的“荧惑”
(火星)图案。
“《甘石星经》里有记载。”
他转身从案几上翻出那卷竹简,手指划过其中一行,“‘荧惑变色,七日乃复,其所居之宿,国受殃’。”
竹简上的文字与鼎耳的铭文相互呼应,在晨光中泛着青光。
姜绾将竹简与鼎耳对齐,“荧惑”
星的图案恰好落在铭文的“七”
字上方,像是在注解这个神秘的周期。
“荧惑变色指的是火星逆行。”
她的重瞳中浮现出火星的运行轨迹,那些古代天文学家记录的“变色”
,其实是地球与火星相对运动造成的视觉现象,“但‘七日乃复’的周期,却和火星的公转周期对不上。”
墨家弟子突然递来一盆清水,水中倒映的鼎耳铭文在涟漪中扭曲。
当水波静止的刹那,姜绾突然心脏骤停——倒影中的“七日而复”
四个字竟化作星图的形状,七颗亮星连成的曲线,与她记忆中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图惊人地相似。
“太阳黑子!”
她猛地起身,撞翻了身后的木架。
祭祀鼎出一阵嗡鸣,鼎耳的铭文突然亮起红光,在地面投射出一个旋转的光斑,频率稳定在11年周期的特征波段,与现代观测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误差仅o3年。
萧决的目光落在光斑的中心,那里的红点闪烁频率与他胸口的蛊虫完全同步。
他扯开衣襟,那些金色的星图纹路正在疯狂蠕动,最终在“天市垣”
的位置组成一个数字:7。
“蛊虫在呼应这个周期。”
他的指尖抚过数字,鼎耳的红光突然变强,将数字投射到殿顶的青铜镜上,镜中反射的星图里,太阳的位置赫然出现七个黑子群,排列方式与祭祀鼎的网格纹路完全一致。
姜绾迅将这个现记录下来,脑海中闪过现代天文学课上的知识:太阳黑子的活动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和气候,而11年的周期中,每7年左右会出现一次次级峰值——这或许就是“七日乃复”
的真正含义,古人用“七”
这个数字,暗指太阳活动的次级周期。
此时的现代实验室,林教授正对着太阳黑子的模拟数据呆。
屏幕上的活动周期图与古代线传来的鼎耳铭文投影重叠度高达98,尤其是次级峰值的位置,与“七日乃复”
的铭文完全对应。
“他们把太阳活动周期刻在了鼎上。”
他调出近百年来的黑子数据,与祭祀鼎的红光频率比对,现两者的波动规律完全吻合,“这鼎是台古老的太阳监测仪。”
负责天文数据的研究员突然惊呼:“今年就是次级峰值年!”
屏幕上的预测模型显示,太阳黑子的活动强度将在七个月后达到顶峰,而这个时间窗口,恰好与参宿四爆预警的窗口期重合。
林教授的目光落在模型的误差范围上,±7天的波动区间像是在呼应“七日乃复”
的铭文。
他突然想起沈彻窃听器里的加密文件,其中一段代码的注释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