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4章 大政变易天下惊(八)(2 / 2)

加入书签

提供掩护,是极为好的事情,朱载坖也命令五军都督和练兵军务处要严格督促此事,同时地方要向蓟镇、真定镇、保定镇、昌平镇还要沿边各卫所提供足够的树苗,以资栽种。

    除了风沙问题之外,徐元春也认为京师的沟渠确实是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但是徐元春也详细向朱载坖陈述了京师整治沟渠的难处,除了清掏的工人虚应故事,敷衍塞责之外,即使是认真淘沟对环境也有很大影响。淘沟时清理出沟中的垃圾粪便,并不及时运走,就堆在路上。每年淘沟,路面会随之增高。堆积在路上的污泥恶臭熏天,其秽气不可近,人暴触之轧病。

    街上的气味不仅恶臭,而且沟中的病菌还随着挖掘扩散开来,让人致病,“疫气流行借沟气,月令触犯人身灾”。由于阴沟中充满了沼气,常有挖沟的役夫因之而中毒,窈然深黑恶气腾,往往沟夫死络绎。所以很多人是不愿意去清掏这些沟渠的,官府出钱都找不到人。

    徐元春在奏疏中说道:“二、三月间挖沟,出水臭不可迩,人行泥泞中,偶不辨径,则陷入不能起;秽气外泄,行人不慎,往往灭顶,亦殊可惧。”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城内卫生设施不足,缺少茅厕,即使有些茅厕也要收费,入厕者必酬以一钱。一般人家都不设茅房,妇女使用净桶。城中人家都无坑厕,其妇女溺器,清晨则倾门外沟眼中。粪便倒入沟渠,使得沟渠不通,故而需要定期淘沟。

    还有就是京师的牲畜颇多,也导致了清洁的难度加大,很多南方出身的京官就经常调侃道:“京城内外,大街小巷,各部院衙门前后,骡马粪随时遍布,一遇雨雪,调成泥糊,臭不可闻,俨然一片大粪厂。”

    和南京等城市相比,京师确实是不甚整洁,主要是由于北方风沙大,黄土尘壤,致使道路容易泥泞,沟渠易于壅塞,粪秽难以冲刷,加之北方使用畜力多,水资源匮乏,又增添了保持洁净的难度,因而使得这些旅居京城的南方官员对环境之差大为诧异,感到失望。

    所以这次朱载坖下令整顿市政,南方官员们纷纷上疏,痛陈京师的种种不妥之处,请求朱载坖加以整治,朱载坖也认为堂堂大明京师,确实是要以干净整洁为要,所以也下旨要严厉整顿京师的市政,首先自然是要清掏沟渠,这次朱载坖是下了狠心,准备了大量的石灰,先用石灰消毒之后再通风,然后在予以清掏,同时出动官军参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