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陛下别哭:太子这锅我们不背!(1 / 3)

加入书签

:长安,太极殿。

气氛前所未有的热烈。

自打李泰从江南回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李承乾如何“谈笑间,降服万民”,如何“片言决,开万世财源”之后,整个朝堂的风向就彻底变了。

如果说之前,李承乾在朝臣们心中的形象,是一个“仁厚但柔弱,守成有余,开创不足”的储君。那么现在,他的形象已经直接升维,变成了一个“胸怀万民,深谋远虑,不拘小节,暗合天道”的准圣人。

李世民这几日上朝,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他逢人便说:“朕之承乾,有大智慧!朕心甚慰!”那股子骄傲劲儿,比他当年打了胜仗还高兴。

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宰相,更是将李承乾的“股份制”和“福祉券”方案,列为案头第一要务,每日与新成立的“新政司”官员反复推演,试图将此法运用到盐铁、漕运等国家命脉之上。

整个大唐,从上到下,都沉浸在一种即将迎来“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亢奋之中。

唯有李泰,心里有点美滋滋,又有点酸溜溜。美滋滋的是,他是这一切的“发现者”和“汇报者”,风头无两。酸溜溜的是,他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似乎都只能活在皇兄那璀璨的光环之下了。

“报——!江南八百里加急!太子殿下亲笔回信!”

一声高亢的通传,打断了殿内的议论。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那个手捧信筒,从殿外疾步而入的信使身上。

来了!

太子殿下的回信!

他会如何回应陛下的赞誉和朝堂的期盼?

是会谦逊几句,然后领下这份荣耀?还是会就“新政”提出更多惊世骇俗的构想?

李世民的呼吸都微微急促了几分。他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儿子会说些什么。

“呈上来!快!”

内侍总管王德小跑着上前,接过信筒,验过火漆,小心翼翼地取出里面的信纸,展开,呈到李世民面前。

然而,当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信纸上的第一眼,他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

这……这是什么?

没有抬头,没有格式,字迹潦草,通篇大白话!

“父皇……儿臣吓坏了?”

李世民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看,眉头越皱越紧,表情从最初的期待,变成了错愕,然后是疑惑,最后化为一种深沉的,难以言喻的复杂。

殿内的朝臣们,看不到信的内容,只能通过观察皇帝的脸色来猜测。

他们看到陛下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看到陛下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怎么回事?

难道江南出事了?

还是太子殿下在信中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魏征的心头猛地一跳。他现在是李承乾最坚定的“粉丝”,看到李世民的表情,他比谁都紧张。

“陛下……”房玄龄忍不住开口问道,“可是江南有变?”

李世民没有回答,他只是反复看着那封信,眼神晦暗不明。最后,他长叹一口气,将信纸递给了王德。

“念。”

“……是。”

王德接过信纸,只扫了一眼,就吓得手一抖,差点把信给扔了。这……这内容也太……太大逆不道了!

但他不敢违逆,只能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尽量平稳,但依旧掩饰不住颤抖的声音,开始念诵。

“父皇:江南的信,您收到了吧?儿臣吓坏了。”

第一句念出来,整个大殿就嗡的一声。

什么玩意儿?

“您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