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光的形状(2 / 4)
室角落的自己,听见林景深冷淡地说“我们不合适”,看见升职文件上被人涂改的签名……
可现在,不一样了。
她的金手指不再只是被动感知风险与谎言,而是进阶为——主动植入正向情绪锚点。
只要有人真心相信光,光就会有形状。
而在城市另一端,厉知行的地下指挥中心陷入死寂。
主屏上,代表“明玥观察哨”的红色光斑正在扩散,如同不可控的病毒般渗透进各大通信节点。
他的技术主管擦着冷汗汇报:“我们尝试屏蔽Ip,但他们的内容通过童声广播合法通道注入,监管备案齐全,根本无法定义为违规……而且,那些孩子的声音……真的在改变听众的心理状态。”
厉知行缓缓站起身,指节抵在冰凉的玻璃幕墙上。
他盯着那条持续攀升的情绪曲线,眸色深不见底。
“她不是在传播信息。”他低语,“她在制造现实。”
片刻后,他拿起内线电话,声音冷静至极:“通知监管部门特别事务组,准备立案材料。罪名就用——‘擅自开展大规模心理干预实验,传播未经核实的情感刺激内容’。”
停顿一秒,他又补了一句:
“明天上午十点前,我要看到对‘明玥观察哨’所有合作平台的内容接口切断方案。”第153章光的形状(续)
厉知行挂断电话的瞬间,指尖在金属桌面上划出一道刺耳的刮痕。
“切断所有合作平台接口。”他重复了一遍,声音冷得像淬过冰的刀锋,“从技术、法律、舆论三线推进,我要‘明玥观察哨’今晚就变成一座死网。”
控制室内灯光惨白,映着他轮廓分明的脸。
屏幕上的红点仍在扩散——那不是数据流,是某种更危险的东西:信仰的蔓延。
他不信神,也不信爱。
他只信控制。
可现在,一个女人用一段童声,撬动了他精心构建三年的情绪操控体系。
“顾承宇调动了亚太区六家媒体备用通道,”技术主管低声汇报,“他们早有预案……我们刚封一个端口,另一个就以‘儿童公益项目’名义重启传输。”
厉知行猛地抬头:“她注册的是非营利组织?备案材料呢?”
“全部合规。甚至比我们预想的更干净——颜微亲自提交的司法解释草案已经进入立法征求意见阶段,标题叫《关于情感剥削罪的认定标准》。她说,这是为那些被算法诱导抑郁的人讨一句公道。”
“呵。”厉知行冷笑,“她倒成了正义使者?”
可他的手指却微微发紧。
他知道问题不在技术,而在人心。
而人心,最不可控。
同一时刻,云港市东区某老旧小区的居委会活动室里,一台老式收音机正静静播放着轻柔旋律。
“一闪一闪亮晶晶……”
几个银发老人围坐一圈,有人跟着哼唱,有人闭目微笑。
护工小张看着护理记录,眉头越皱越深:“王奶奶昨晚零点焦虑发作,服药两次;李爷爷整夜躁动……可今天呢?从八点半开始听这首歌,到现在没人按铃求助。”
她迟疑地打开手机,在社交平台上搜到#孩子画的夜航飞船#,看到无数家庭上传的孩子画作和录音,眼眶忽然一热。
“原来……真的有用?”
她没多想,把这段音频存进U盘,插进社区广播系统,设定每晚九点自动播放。
而千里之外的川西高原,一所村小的教师扎西也在做同样的事。
孩子们围坐在操场,对着星空齐声歌唱。
远处雪山静默,星光洒落如尘。
没有人知道是谁先发起的接力,但当第一声《小星星》通过乡村大喇叭响起时,一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