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光的形状(1 / 4)
深夜两点四十三分,云港市西郊。
风穿过废弃变电站的铁架,在电缆间低吟。
一道银灰色信号塔静静矗立在荒草中央,像一柄插入大地的剑——这是“明玥观察哨”在全球布设的第十一号基站,编号c11。
塔顶红灯微闪,正悄然接收一段来自太平洋彼岸的音频流。
与此同时,苏明玥站在顶层指挥舱内,指尖轻点桌面全息投影。
她身侧是顾承宇,他正低头调试腕表上的加密频段,眉心微蹙。
“信号强度比预估高出1.7倍,”他低声说,“他们没料到你会用孩子的声音做载体。”
苏明玥没有立刻回应。
她望着窗外漆黑的城市天际线,耳中回荡着那段只有38秒的“希望脉冲”——朵朵清亮的声音如露珠滑过叶尖:“姐姐,我今天教同桌唱星星歌啦,他说他梦见爸爸回来了……”
这句看似天真的话语,经过小陆的声波重构与情感编码,已不再是简单的录音。
它是一把钥匙,开启的是人类潜意识中最原始、最柔软的信任回路。
而她的【商业直觉】此刻正隐隐发烫。
不是警兆,而是共振。
三年前被林景深推开时的心碎,母亲临终前握不住她手的无力,还有那些在廉价出租屋里一边哭一边改ppt的夜晚——她曾以为这些痛是枷锁,如今才明白,它们是燃料。
“厉知行已经开始行动了。”许昭宁突然抬头,屏幕上跳出一串异常Ip封锁记录,“过去两小时,我们七条备用传输链路中有五条被强制切断,伪装成网络故障,但手法太干净,明显是有组织的反制。”
顾承宇冷笑一声:“他还以为我们在打游击战?”
苏明玥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近乎冷酷:“他查到了‘悲痛频率’的存在。”
她早知道这一天会来。
自从“守灯人7号”的遗嘱授权激活那一刻起,她就在等厉知行做出反应。
那个掌控整个城市数据命脉的男人,绝不会容忍一个能识破谎言、揭露虚假共情的情绪雷达网存在。
但她没打算躲。
“通知所有节点,启动b级冗余协议。”她转身走向控制台,指尖划过屏幕,调出全球广播进度图,“今晚九点,准时推送《光之种子》首期内容。”
“你要把十万幅儿童画全部上传?”许昭宁震惊,“那相当于一百万个独立声纹Id嵌入广播系统!一旦出错,整个网络都会过载!”
“没错。”苏明玥勾唇一笑,眼底却燃着火,“我要让这个世界听清楚——真正的希望,从来不是计算出来的,是长出来的。”
她按下确认键的瞬间,远在新加坡的基站率先传回响应信号:
【检测到正向情绪峰值,情感共振指数达8.2】
【反向追踪启动:锁定三个长期散布抑郁诱导内容的暗网账号】
【自动标记为“情绪污染源”,列入观察名单】
紧接着,上海、成都、东京节点陆续点亮绿灯。
社交媒体开始沸腾。
#孩子画的夜航飞船#冲上热搜榜首。
无数家长晒出自家孩子的画作:歪歪扭扭的飞船,写着“带妈妈去月亮看病”,或是“把爸爸接回家”。
评论区不再是沉默的悲伤,而是一句句轻声的诉说:“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睡不着的孩子。”“儿子今晚抱着画睡着了,嘴角有笑。”
许昭宁快速翻阅舆情模型,忽然倒吸一口冷气:“自杀相关关键词搜索量下降41%,而‘我想试试’‘还能好吗’这类积极表达飙升300%……明玥,你不是在做公益项目,你在重塑集体情绪结构!”
苏明玥闭了闭眼。
她看见三年前那个蜷缩在会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