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黎明前的静音(1 / 4)
网络世界的绞杀无声无息,却比任何利刃都更加锋利。
当苏明心在搜索框中键入“织光联盟寻鸟地图”时,屏幕上跳出的不再是熟悉的论坛链接,而是一行冰冷的系统提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她不死心,更换了数个关键词组合,“精神漫游者”、“声音树”、“清源计划”,得到的结果如出一辙。
这张无形的巨网,正在以惊人的效率收紧,试图将他们存在过的一切痕迹彻底抹除。
与此同时,各大社交平台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入了一股奇特的“正能量”。
无数条精心制作的短视频被算法推送到每个人的眼前。
视频里,曾经面容憔悴、眼神涣散的人们,如今都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微笑。
他们对着镜头,用一种近乎感恩的语气讲述自己“重获新生”的故事。
“我曾经以为自己病了,”一位年轻的女孩眼含热泪,“直到我签署了那份承诺书,接受了‘绿洲’的帮助,我才明白,我只是需要一点点引导。”视频下方,是滚动的“#自愿签署承诺书,拥抱全新人生#”标签,点赞量以几何级数飙升。
舆论的洪流汹涌而来,仿佛要将一切不同的声音彻底淹没。
苏明心坐在电脑前,感受着那股令人窒息的压力。
她知道,此刻任何形式的线上对抗都无异于螳臂当车。
流量的武器掌握在对方手中,他们可以轻易地将她的声音定义为“谣言”,将她的账号瞬间封禁。
她关掉电脑,在黑暗中静坐了许久。
对抗流量的最好方式,就是彻底抛弃流量。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脑中成形。
她重新打开一个加密通讯软件,向所有核心关注者发布了一则前所未有的倡议——“静音日”。
“朋友们,让我们在下周三的零点,一同关闭所有的社交账号。不发帖,不评论,不点赞。在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里,让我们远离屏幕,拿起纸和笔,只做一件事:写下你最近一次,最想说却不能说出口的话。把它装进信封,寄往织光联盟的办公室。让我们用最古老的方式,进行一次最真诚的交流。”
倡议一出,响应者寥寥。
许多人感到困惑,甚至觉得这是在自断臂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沉默的力量开始发酵。
二十四小时后,当第一封信被邮递员送到织光联盟那间小小的办公室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紧接着是第二封,第十封,第一百封……最终,数千封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堆积如山,每一个信封里,都装着一个被压抑的灵魂。
苏明心没有公开这些信件。
她戴上手套,和志愿者们一起,小心翼翼地拆开每一封信。
那些或娟秀、或潦草的字迹背后,是无法在“治愈系”短视频里找到的真实:是一位母亲对“被稳定”的儿子的思念,是一位白领对无尽加班和精神内耗的控诉,是一位学生对未来无望的迷茫。
她从中挑选出一百封最具代表性的信,买来一台老式的油印机。
在刺鼻的油墨味和滚轮吱嘎作响的声音中,一本没有书号、没有出版社的册子诞生了。
封面是纯粹的黑色,上面只有两个白色的大字:《未发送》。
她将这些册子分装进几十个包裹,按照事先查好的地址,悄悄寄往全国五十家大型图书馆。
包裹里附着一张纸条:“致图书管理员先生/女士:这是一些被遗忘的声音,请将它放在哲学类书架的角落,等待有缘人。”
另一边,林景深也在用他的方式战斗。
当他通过内线消息得知,“绿洲二号点”即将对所有签署者进行新一轮的“稳定评估”时,他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