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1、互联网时代的宣发打法!(5 / 7)
; “把封神榜拍成了纣王和质子的父子情仇?姜子牙成了插科打诨的工具人,这魔改也太离谱了吧?”
“好家伙,剧情逻辑硬伤可真够多的,姬昌突然反商、伯邑考之死的处理都很仓促,为了推进剧情完全不顾及理性。”
“娜然的妲己除了瞪眼就是扭腰,妖冶有余,灵气不足,比起以前的经典版本差远了。”
“部分年轻演员的台词功底太拉垮,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和李雪建老师一对比,简直是公开处刑”。
其实平心而论,如果没有《鬼吹灯》系列对东方奇幻美学的精准把控,没有《流浪地球》建立的国产科幻工业标杆,《封神第一部》的视效绝对能攀升至及格线以上。
可一旦有了这些珠玉在前,观众的标准自然水涨船高。
同样是大制作,《流浪地球》的太空电梯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科幻的硬核浪漫”,《鬼吹灯》系列电影能让人沉浸在东方神秘主义的氛围里。
而反观《封神第一部》的特效,却总让人觉得像在看西方神话的翻拍,少了点骨子里的文化认同感。
支持的人觉得“工业化尝试值得鼓励”,反对的人则认为“舍本逐末丢了文化内核”。
随着时间推移,这场关于“改编尺度”、“视效水准”、“文化表达”的争论,还在随着放映的继续而愈演愈烈,谁也说不清这场口碑的拉锯战最终会偏向于哪一方。
……
下午三点,加密视频会议的界面弹出。
中影董事长傅若卿、企鹅影视孙忠怀、阿里影业樊露远、博纳影视于东、华影总裁周杰的身影出现在了屏幕上。
“先说一下数据。”孙忠怀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互联网公司的利落,“企鹅影视这边刚出的报表。
上映12小时,购票用户画像里,18-30岁女性占比62%,主要关注点集中在‘质子团颜值’、‘费翔纣王’、‘视效场面’这三个标签。
差评用户里,35岁以上男性占了70%,吐槽集中在‘剧情魔改’、‘台词出戏’、‘文化违和’中。”
樊露远点开共享文档,补充道:“阿里影业的舆情监测也差不多,微博上,#封神质子团好帅#的话题阅读量破8亿,讨论量是#封神剧情魔改#的3倍。
豆瓣短评里,五星好评和一星差评数量基本持平,但四星和二星明显向五星倾斜,这说明中间用户是认可的,只是没那么狂热。”
傅若卿闻言,眉头微蹙道:“也就是说,争议确实存在,但核心受众很明确?”
“非常明确。”孙忠怀语气笃定,“18-30岁女性,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