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2 / 2)

加入书签

> 竹叶石膏汤

竹叶 石膏(煅) 人参 麦冬(去心) 甘草(生) 半夏(姜制) 粳米

以生姜作为药引,与相关药物一起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病后虚热烦渴呕,皆因气弱胃津亡,竹叶石膏参麦草,半夏粳米共生姜。

白通汤

干姜 附子(制) 葱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虚热原于阴格阳,真寒假热白通汤,散寒姜附葱白茎,厥回热退自然康。

实热

实热之症多因体内积热,会出现午后潮热,腹部胀满,小便色红,大便干结难排,心烦口渴,口舌生疮,腮颊部位红赤。此时,凉膈散与大柴胡汤疗效显着。

“注释”小儿体内有积热,导致午后出现如潮水般定时发热,热时汗出,腹部胀满,小便色红,大便难以排出,心烦口渴,啼哭不止,口舌生疮,腮颊发红。脉象洪大且数而有力。治疗方法应清热通利。若发热持续不断,用凉膈散治疗;若仅午后潮热,则用大柴胡汤治疗。

凉膈散(方剂见“急惊风”相关内容)。

大柴胡汤(方剂见“伤寒”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