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心法要诀2-1(2 / 4)

加入书签

,就会再次出现烦热症状,这种情况叫做“食复”。要是过度劳累,比如进行体力劳动或脑力操劳过度,也会重新引发发热烦躁,这称为“劳复”。对于劳复的情况,适宜用枳实栀子豉汤来发汗解表,使邪热从表而解。若是食复,就需要在枳实栀子豉汤的基础上加用大黄,通过攻下之法,使积滞在肠胃的宿食与邪热从下排出。当通过脉象判断病情时,如果脉象浮,提示病邪在表,那么就使用枳实栀子豉汤,通过发汗的方式解除表邪。若脉象沉,意味着病邪在里,此时宜用枳实栀子豉加大黄汤,通过攻下里实的方法来解除病症。如果既没有表证也没有里证,适宜用小柴胡汤来和解少阳,调节人体的气机,使邪气得以化解。若患者出现口燥咽干、心烦口渴并且喜欢呕吐的症状,表明热邪伤津,胃气上逆,此时宜用竹叶石膏汤来清热生津、和胃降逆。要是因为内伤导致气虚而出现劳复的情况,应当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进行治疗,通过补益中气,恢复人体正气,使病情好转。如果是因为房劳等原因导致阴亏,适宜用六味生干地黄汤(即六味地黄丸),若患者同时伴有气少的症状,要加倍使用人参,增强补气养阴的功效。

房劳复阴阳易

房劳复与阴阳易,这两种病症情有所不同,但症状相似。疾病初愈后行房事,自身病情复发,这是房劳复;病愈者将病传染给未患病的性伴侣,称为阴阳易。无论男女,都以烧裈散为主治疗。症状表现为少腹拘急疼痛,牵引至阴部,身体沉重,气息微弱,头目眩晕,四肢拘挛,热气上冲于胸。

【注释】在男女疾病刚刚痊愈后就进行房事,从而导致自身疾病复发,这种情况叫做房劳复。而男女疾病初愈后进行房事,患病的男方将病传染给原本未患病的女方,或者患病的女方将病传染给原本未患病的男方,这种情况叫做阴阳易,也就是相互传染、交换病症的意思。患上这种病症的人,治疗方法为:男方取女方的内裤裆部,女方取男方的内裤裆部,烧成灰后,用白开水或酒送服,每日三次,病症就可痊愈。少腹部位突然出现拘急疼痛,并牵引到阴部,同时伴有身体沉重、气息微弱、头目眩晕、四肢肌肉拘挛,还有热气向上冲逆到胸部,这些就是房劳复与阴阳易的典型症状。

类伤寒五症

停痰、伤食、脚气、虚烦、内痈

有五种病症类似于伤寒,都有头疼、发热、恶风寒的症状。停痰证,头项不会强痛,胸满且气息不畅,气上冲至咽喉。伤食证,厌恶食物,身体不痛,心下痞闷,有矢气、嗳气,且口中泛酸。脚气症,脚膝、小腿肿痛,或者脚部干枯,大便干结难解。虚烦证,仅有微热,无表证与里证。内痈证,患者能正常进食,需根据疼痛来判断,肺痈会有喘咳,胸部牵引作痛,唾痰黏稠且腥臭,甚至吐出脓血;胃痈是胃脘部疼痛,疼痛剧烈,手不能靠近;肠痈表现为少腹肿痛,少腹坚硬,皮肤粗糙如鳞甲状,腹中拘急,大便次数增多,类似淋病的症状。

【注释】有五种类似伤寒的病症,在疾病刚开始发作的时候,症状都和太阳经表证相似。第一种是停痰症,这类患者只是胸部胀满,呼吸不顺畅,气往上冲至咽喉,但头项部位并不会出现强硬疼痛的症状,这一点和伤寒有所区别。第二种是伤食症,患者只是厌恶食物,身体并没有疼痛的感觉,心下部位感觉痞闷不舒,经常放屁、嗳气,口中还会泛酸,这和伤寒的症状不同。第三种是脚气症,这种病的症状起始于脚部,脚膝以及两条小腿会出现肿痛,或者脚部出现干枯肿痛的情况,这叫做干脚气,同时还伴有大便干结难以排出的症状,这与伤寒的表现不一样。第四种是虚烦症,患者仅仅表现为发热且心烦,既没有恶寒、头痛等表证,也没有腹痛、便秘等里证,这是它与伤寒的区别之处。第五种是内痈症,其症状很像伤寒,但患者饮食如常,只是身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