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第二十二1-1(3 / 3)
止。所说的“下利”,从本文提到的“带下”来看,应当是崩漏下血之类的病症。因为血属阴,阴虚所以发热,傍晚也属阴。任脉主胞胎,冲脉为血海,二脉都起于胞宫,出于会阴,正处于少腹部位,冲脉挟脐上行,所以冲任脉虚弱,就会出现少腹拘急,有干血也会导致腹部胀满。《内经》说:任脉发生病变,女子会出现带下、瘕聚等病症。手背为阳,掌心为阴,是手三阴经经过的地方,阴虚,所以掌心烦热。阳明脉挟口环绕口唇,与冲脉在气街会合,都属于带脉。《难经》说:血的作用是濡养。因为冲脉瘀血阻滞不行,阳明经的津液就会衰少,不能濡润,所以唇口干燥。判断这种病属于带下病,是因为曾经有过半产经历,少腹瘀血没有排出,导致津液不能布散,新血不能生成,这就是唇口干燥产生的原因。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川芎、芍药(各二两) 人参、桂枝、牡丹皮、阿胶、生姜(各二两)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麦冬(一升,去心)
以上十二味药,用一斗水,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也可治疗妇人少腹寒冷,长期不能受孕,以及崩中出血,或者月经量过多,到了经期月经却不来等病症。
【集解】李彣说:《内经》说:气血虚弱的人,喜欢温暖而害怕寒冷,寒邪会使气血凝涩不流通,温暖则能使瘀血消散去除。这个方剂名为温经汤,就是因为瘀血得到温暖就会运行。方内都是补养气血的药物,并没有专门以逐瘀为目的,然而瘀血却能自行消除,这就是通过滋养正气使邪气自然消除的方法。所以妇人崩漏、带下、不孕、月经不调等病症,都可以用这个方剂治疗。
带下病伴有月经不通畅,少腹满痛,月经一个月不来的,用土瓜根散治疗。
【按语】“再”字应当是“不”字,如果是“再”字,一个月来两次月经,与上文“经水不利”不相符,这是传抄错误。
【注释】这也是前条所说的“在下未多,经候不匀”的病症。带下病,是胞宫的病症,胞宫中有宿有的瘀血,如果从气分或寒邪方面转化,就形成白带;从血分或热邪方面转化,就形成赤带;从气血寒热错杂方面转化,就形成杂色的带。如果再兼有月经不通畅,少腹满痛,这是有瘀血的缘故。用土瓜根散治疗,是因为土瓜根能驱逐瘀血,?虫能开通血闭,桂枝配合芍药能舒畅阳气、补益阴气,调和营气,这样瘀血去除,气血调和,月经就会正常,带下也会停止。
土瓜根散方
土瓜根、芍药、桂枝、?虫(各三钱)
以上四味药,捣成散剂,用酒送服一方寸匕,一日服三次。
寸口脉象弦而且大,弦脉表示正气衰减,大脉且按之中空则为芤脉,正气衰减意味着有寒邪,芤脉则代表正气虚弱,寒邪与虚证相互并见,这种脉象叫做革脉。妇人出现革脉,往往会发生半产或漏下的病症,用旋覆花汤主治。
【按语】这一条在《伤寒论·辨脉法篇》中有详细论述,错简在此处。“旋覆花汤主之”这句话,也必定是错简。因为妇人半产漏下,气已经下陷,哪有再用旋覆花降气的道理。
旋覆花汤方
旋覆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
以上三味药,用三升水,煮取一升,一次服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