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哕下痢病脉症并治第十七1-3(3 / 4)
尺部脉象涩滞,涩是阳邪入阴,这也是热盛的表现,所以说必然会出现大便脓血。
程林说:寸部脉象浮数,表明热邪有余,尺部脉象涩滞,表明阴血不足,因为热邪有余,所以会挟热而出现大便脓血。
下利,寸、关、尺三部脉象都平和,按压胃脘部坚硬,应当赶紧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
【注释】下利的人,胃脘部坚硬,一般是各种泻心汤的适应证。但如果寸、关、尺三部脉象都平实有力,即便有下利,也应当攻下坚硬之邪。
【集注】李彣说:下利,按压胃脘部坚硬,这是实证。假设脉象微弱,还不可攻下,现在三部脉象都平和,可知里气不虚,自然应当赶紧攻下,这是既凭脉象又凭症状的诊断方法。
大承气汤方(见痉病篇章中。)
下利,脉象迟而滑,这是实证,下利不会停止,应当赶紧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
【注释】脉象迟一般不能兼见滑象,只有浮取时迟,沉取时滑,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下利脉象迟而滑,是说浮取迟而沉取滑。浮迟表明表气调和,沉滑表明里有实邪。想要止住因里实导致的下利,应当攻下,积滞去除下利就会停止,适宜用大承气汤。
【集注】尤怡说:脉象迟主寒,然而与滑脉同时出现,就不是寒而是实,因为体内有实邪,能阻碍脉迟缓运行。下利因为实邪导致的,实邪不去则下利不止,所以应当赶紧攻下。
下利,脉象反而滑,应当攻下实邪,攻下后病就会痊愈,适宜用大承气汤。
【注释】下利脉象反而滑,这是病属虚而脉象实,不相适宜。如果患者形体和气机如常,饮食也正常,这是有应当去除的积滞没有去除,攻下后病就会痊愈,适宜用大承气汤。
【集注】赵良说:下利是虚证,脉象滑是实证,以下利的虚证,反而见到滑实的脉象,所以应当攻下实邪。
程林说:经典说:滑脉主有宿食,所以应当攻下,宿食去除下利自然会停止。
下利已经痊愈,到了以前发病的年、月、日、时又复发,这是因为病根没有除尽,应当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
【注释】下利痊愈后,到了某年、某月、某日又复发下利,这是宿食积滞的病根没有除尽。如果患者形体和气机不衰,饮食还正常,应当攻下没有除尽的病根,自然不会再复发下利,适宜用大承气汤。
【集注】沈明宗说:这是旧有的积滞之邪再次发病。下利痊愈后,到了以前发病的年、月、日、时又复发,是前次下利的邪气,隐匿在肠间,现在遇到脏腑当令的时期,触动旧邪而复发;然而隐匿的病根没有去除,终究不能痊愈,所以用大承气汤迅速去除病根。
下利伴有谵语,这是有燥屎,用小承气汤治疗。
【注释】下利,是里虚证;谵语,是里实证,如何判断有燥屎呢?如果脉象滑数,可知有宿食;下利物秽臭粘腻,可知有积热;然而必须脉象和症状都如此,才能知道有燥屎,适宜用小承气汤攻下。由此推断,燥屎的判断并不在于大便坚硬与否。
【集注】李彣说:经典说:实证会出现谵语,所以知道有燥屎应当攻下。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三两,炙) 枳实(大的三枚,炙)
以上三味药,用四升水,煮取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有大便通利就停止服药。
下利,脉象反而弦,发热且身体出汗,会自行痊愈。
【注释】下利,是脾脏的疾病。弦脉,是肝脏的脉象。脾脏有病不应当见到弦脉,所以说脉象反而弦。下利是里病,发热是表证,如果发热且身体出汗,那么表与里调和,即便脉象弦也可以自行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