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1-2(3 / 3)
两种邪气相互结合,造成的祸患就不浅了。所以仲景在此处立言,让后世学医的人知道治疗疾病的先后顺序。
沈明宗说:这是说病人有旧病,又感染了新的邪气,应当区分先后进行治疗。痼,是指邪气坚固难以拔除;卒,是指邪气突然到来且容易祛除。如果病人平素患有痼疾,又突然患上新病,务必先治疗新病,不让邪气相互合并,从而加重旧病。但是久病不是短时间可以治愈的,需要慢慢谋划治疗,所以之后再治疗痼疾。
老师说:五脏的疾病,各有所适宜的条件就会痊愈,五脏的疾病,各有所厌恶的条件,各自随着所不喜欢的条件而发病。病人平素不应该吃某种食物,却反而突然想吃,吃了之后必然会发热。
【注释】这是说明五脏各有所适宜的条件而痊愈,是说以情志相胜的道理,就像怒伤肝,遇到悲伤的情绪就会痊愈,这是因为悲能胜怒。也有在相应的时日而痊愈的,经典说:病在肝,在夏季痊愈,这是因为喜欢得到子气,从而克制克制自己的气;如果夏季不痊愈,到秋季病情会加重,这是厌恶克制自己的气得到旺盛之气;秋季病情不会致死,到冬季病情维持稳定,这是因为喜欢得到母气来滋养自己;到春季病情好转,这是因为喜欢自己得到本位而气旺盛,其余脏腑以此类推。“病者云云”这句话,是说平素不喜欢吃的食物,等到生病的时候,却反而突然想吃,这是病邪使脏气发生变化,所以即使想吃,吃了之后必然会发热。
【集注】程林说:《内经》说:肝色青,适宜吃甘味食物;心色赤,适宜吃酸味食物;肺色白,适宜吃苦味食物;脾色黄,适宜吃酸味食物;肾色黑,适宜吃辛味食物。这是五脏得到适宜饮食而痊愈的情况。肝病在丙丁日(属火,肝属木,木生火,为子气)痊愈,在甲乙日(属木,肝属木,为自得其位)病情好转;心病在戊己日(属土,心属火,火生土,为子气)痊愈,在丙丁日(属火,心属火,为自得其位)病情好转;脾病在庚辛日(属金,脾属土,土生金,为子气)痊愈,在戊己日(属土,脾属土,为自得其位)病情好转;肺病在壬癸日(属水,肺属金,金生水,为子气)痊愈,在庚辛日(属金,肺属金,为自得其位)病情好转;肾病在甲乙日(属木,肾属水,水生木,为子气)痊愈,在壬癸日(属水,肾属水,为自得其位)病情好转,这是五脏自得其位而痊愈的情况。五脏所厌恶的,心厌恶热,肺厌恶寒,肝厌恶风,脾厌恶湿,肾厌恶燥,各自随着所厌恶而不喜欢的条件而发病。如果病人平素不吃某种食物却突然大量食用,那么食物进入阴分,助长阳热之气,必然会发热。
凡是各种疾病在脏腑,想要攻下治疗,应当根据所出现的症状来进行攻治,比如口渴且(此处按语认为应补充“小便不利”四字)的病人,给予猪苓汤,其余病症都以此类推。
【按语】“如渴者”之下,应当有“小便不利”四字,必定是传抄遗漏了。
【注释】脏,指里症。凡是各种疾病在里,有可以攻下的症状,虽然想要攻下治疗,也应当根据所出现症状的轻重来进行攻治,不可随意攻下。比如口渴且小便不利的病人,先给予猪苓汤通利小便,等到小便通利后才可以进行攻下。其余病症都以此类推,意思是其他病症如果有不可以立即攻下的情况,都仿照这种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