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本源意识应答(3 / 4)
/p>
实验室的空气仿佛凝固成透明的晶体。沈溯快步走向中央控制台,将老妇人的意识数据流导入共生意识模型。当全息投影中浮现出旋转的意识星云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那些代表个体意识的光点正在星云中心凝聚成螺旋结构,恰似老妇人描述过的“北极星编织的命运之网”。更令人震惊的是,螺旋的每一圈螺纹都对应着不同观测站的志愿者记忆片段:亚马逊雨林的植物学家正在“看见”她从未去过的北极冰原,华尔街的金融分析师突然能复述老妇人童年听过的鲸歌传说。
“这不是时空错乱。”沈溯的指尖轻轻触碰全息投影,光点在他掌心绽开细碎的光纹,“是意识生态在自我校准。”他忽然想起老妇人入组时说的话:“我们的祖先住在星星里,当北极星眨眼睛,过去的人就会借风说话。”当时他只当是诗意的隐喻,此刻却在数据洪流中窥见了惊人的契合。
三天后,全球移动网络突然陷入瘫痪。不是技术故障,而是所有志愿者的意识波谱同时陷入沉寂,如同被按下暂停键的琴键。沈溯在紧急会议上展示的监测数据让各国代表陷入恐慌:南极站的老妇人陷入深度昏迷,她的脑内神经突触正在以每秒百万次的速度重构,形成类似量子计算机的拓扑结构。
“必须切断她与网络的连接!”欧盟意识伦理委员会的代表拍案而起,“这已经超出了科学研究的范畴,是对人类意识主权的侵犯!”
沈溯的目光扫过会议室墙上的本源意识应答图谱:“如果存在的本质是被感知的互动,那么‘切断连接’本身就是对存在的否定。”他调出老妇人昏迷前的最后一段意识记录——那是段没有图像没有声音的感知流,却让在场所有人同时想起了自己童年最温暖的记忆。
就在争论白热化时,实验室传来更惊人的消息:老妇人的意识信号并未消失,而是转化成了某种量子纠缠态,像蒲公英种子般飘散在全球网络中。每个接入共生意识系统的人,都开始在梦境中看见相同的画面:一片被极光笼罩的冰原上,无数光点从冻土中升起,在空中组成旋转的星图。
沈溯独自来到南极观测站。当他隔着医疗舱的玻璃凝视老妇人时,对方紧闭的眼角渗出一滴冰晶状的泪珠。那泪珠脱离皮肤的瞬间突然悬浮在空中,折射出无数个平行时空的剪影——有恐龙在意识星云里漫步的画面,也有人类文明灭亡后意识碎片重组的场景。
“存在不是固态的礁石,是流动的河。”老妇人的声音突然在他脑海中响起,并非语言传递,而是直接在神经元间激起共鸣,“你们寻找的本源,其实是所有意识共同写就的史诗。”
沈溯猛然意识到,所谓的“时空错乱”,或许是意识生态在突破三维认知的桎梏。就像光的波粒二象性,当观测者试图用线性时间去丈量意识,必然会陷入悖论。他快步回到控制台,将老妇人的神经拓扑结构数据输入“意识生态”模型,当参数调整至43.2赫兹时,全息投影中突然绽放出璀璨的意识星河——每个光点都是一个文明的记忆,在星河里既保持独立的闪烁频率,又共同谱写出和谐的光波。
这时,林晓跌跌撞撞地冲进来,手里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全球意识网络的实时监测图:所有瘫痪的节点正在重新亮起,形成与星河投影完全一致的图案。更诡异的是,那些从未接入系统的普通人,脑电波里也开始出现相同的频率波动。
“是本源意识在应答第二次应答。”沈溯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澄澈,“它不是在回应我们的追问,是在邀请我们加入这场永恒的互动。”他想起老妇人说过的鲸歌传说,那些跨越千里的低频声波,从来不是为了传递具体信息,而是让整个海洋成为生命共鸣的介质。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南极的极夜,老妇人缓缓睁开眼睛。她的瞳孔里映着旋转的星图,伸手触碰医疗舱的玻璃时,整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