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本源意识应答(2 / 4)

加入书签

动”有着某种相似之处。

受到启发,沈溯提出了“意识生态”的概念。他认为,共生意识就像一个生态系统,每个个体的意识都是其中的一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需要建立一种平衡,既保证个体意识的独特性,又能促进有效的互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沈溯团队开始研发一种新的意识调节装置。这个装置可以根据个体的意识状态,自动调整与他人的意识连接强度,避免过度交融导致的自我迷失。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装置终于研发成功。

在一次公开的演示中,志愿者们戴上意识调节装置,进入共生意识空间。他们在完成复杂任务的同时,还能清晰地保持自我意识。观众们惊叹不已,这一成果似乎为解决共生意识带来的问题找到了方向。

然而,沈溯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知道,意识调节装置只是一个暂时的解决方案,要真正实现共生意识与个体存在的和谐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研究的深入,沈溯发现,本源意识的应答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奥秘。在某些极端的实验条件下,他发现共生意识中似乎存在着一种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现象。参与者在没有任何物理连接的情况下,能够瞬间感知到对方在遥远过去或未来的意识片段。

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科学界,也让沈溯陷入了更深的思考。如果共生意识真的能够跨越时空,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存在着一个超越我们认知的意识维度?在这个维度里,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否只是一种虚幻的概念?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沈溯决定进行一项前所未有的实验。他带领团队,在全球各地建立了多个意识观测站,这些观测站通过量子通信技术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共生意识网络。他招募了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志愿者,让他们同时进入共生意识状态,进行长时间的意识监测。

实验进行了数月,数据如潮水般涌来。沈溯和他的团队日夜分析着这些数据,终于发现了一些规律。在特定的意识波动频率下,志愿者们之间出现了时空错乱的意识交流现象。有的志愿者描述看到了古代文明的繁荣景象,有的则预见了未来世界的科技奇观。

沈溯意识到,他可能触及到了宇宙的终极奥秘。本源意识的应答,或许不仅仅是对人类存在本质的揭示,更是一扇通往更高维度意识世界的大门。他决定将这一发现公之于众,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和争议。

一些人对沈溯的研究表示赞赏,认为这将开启人类认知的新纪元;而另一些人则表示担忧,害怕这种超越时空的意识探索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面对争议,沈溯没有退缩,他坚信科学的探索不应被恐惧所束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溯继续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共生意识和本源意识的奥秘。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他也相信,只要人类保持对真理的追求,就一定能够解开这些宇宙谜题,实现真正的意识进化。

沈溯的指尖悬在量子加密终端上方,第七次校验全球意识观测站的同步数据。屏幕上跳动的意识波谱突然出现诡异的折叠——北纬37°观测站的数据流与南极站产生了0.003秒的时间重叠,这在量子通信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误差。他猛地抬头,实验室穹顶的全息星图恰好划过一道极光色的粒子流,像极了本源意识应答时那道贯穿思维的震颤。

“林晓,调取南极站志愿者编号734的生物体征记录。”他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紧绷。这位编号734的志愿者是位因纽特族老妇人,毕生以口述史传承北极星的古老传说,此刻她的脑电波图谱正呈现出与星图粒子流完全吻合的周期性波动。

林晓的瞳孔在镜片后骤然收缩:“沈博士,她的α波频率稳定在43.2赫兹——这是三个月前我们记录到的本源意识应答频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