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行动上的破局者(3 / 4)

加入书签

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在这一刻,他就是那个纯粹的学者,那个追求真理的探索者。

    我静静地站在角落,凝视着张教授。当他谈到晶格结构时,他的眼中突然迸发出炽热的光芒,那是一种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我被他的热情所感染,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那是我初入职的那一年,在迎新会上,我有幸聆听了这位长江学者的演讲。他站在讲台上,用激昂的语调说道:“科研绝非应酬交际,而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将冷板凳坐热的事业。”他的话语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对科研的热情。

    从那时起,我便立志要像张教授一样,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我要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未知的领域里,不断探索,不断前行。而如今,站在实验室的一角,看着张教授如此专注地投入工作,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然而,时间来到下午三点,原本看似顺利的谈判却突然陷入了僵局。鼎盛集团的法务总监态度坚决,毫不退让,坚持要求获得独家授权。面对这样的局面,张教授终于忍无可忍,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言辞激烈地说道:“不行!绝对不行!我们必须给国内的中小企业留一条活路!”

    我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张教授激动的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我转过头,望向窗外,只见那漫天的雪花渐渐停歇,大地被一层洁白的雪覆盖,显得格外宁静。

    我默默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与教务处老同学的聊天窗口,快速输入一条消息:“帮我查一下张教授这学期的课时量。”发送完消息后,我将手机放回口袋,继续观察着谈判桌上的局势。

    大约过了半小时,我的手机收到了老同学的回复。我打开一看,上面详细列出了张教授这学期的课程安排。我迅速将这些信息打印出来,然后拿起那几张纸,快步走到谈判桌前。

    “砰!”我用力地将打印好的课表拍在谈判桌上,纸张与桌面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突兀。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包括张教授和鼎盛集团的法务总监。

    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声音保持沉稳和坚定:“各位,请看一下这张课表。张教授每周要承担十八节课,同时还要指导四个研究生,并且主持两个校级课题。他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还能抽出时间来参与这次谈判,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希望能够让学生们的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真正造福社会!”

    王总凝视着课表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突然展颜一笑。“你们鹿科长昨晚在 KTV跟我说,项目若成,要为实验室安装新风系统。”他端起茶杯,向张教授示意,“我师弟当年常说,科研工作者,连呼吸的空气都得充满创新的气息。”

    晨光漫过百叶窗,在考核表的红色印章上投下细碎光斑。笔尖在“年度总结”栏悬着未落,小陈怀里的文件袋突然撞在门框上,A4纸簌簌抖落的声响里,他额角的汗珠正沿着鬓角往下滑:“科长您看!财务刚送来的对账单,整整七百二十万!”

    我捏着笔的指节猛地收紧,墨水在纸页洇出个墨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