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天地易位之时(3 / 3)
从百里外运来的青石垒砌而成,七层泄洪口如同阶梯般自上而下排列,每一层的高度、宽度都经过精确计算,既能在汛期快速泄洪,避免堰水漫过堤岸,又能在枯水期保持水位稳定,保障周边农田的灌溉。
每一层泄洪口的内侧,都刻有精细的防水纹路——那是父亲根据古籍记载的“鱼鳞纹”改良而成,纹路呈弧形,能有效减少水流对石墙的冲击,延长水洞子的使用寿命。
往日里,它只是一座普通的水利设施,村民们路过时,只会关注水位的高低,很少有人留意它的细节。
可在今夜子时的神秘氛围下,水洞子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奇异气息。
青石表面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淡淡的冷光,像是覆盖了一层薄霜;泄洪口内漆黑一片,深不见底,仿佛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在黑暗中静静等待着被发现。
偶尔有水滴从泄洪口顶端滴落,“滴答、滴答”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回荡,像是古老的时钟在计数,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
我抬头望向天空,子时的星辰格外明亮,北斗七星的位置清晰可见,勺柄正指向水洞子的方向。
按照父亲《易数浅解》中“星辰定方位,易数断吉凶”的记载,此刻夬卦的阳数“7”正对应着水洞子的方位——阳数“7”在易数中代表“变化”,而子时又是一天中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再过十分钟,随着星辰移位,这个关键点位便会完全与水洞子重合,形成“天地易位”的特殊格局。
这种格局百年难遇,父亲在书中曾写道:“天地易位之时,气通于地脉,水映于星辰,万物皆显其本质。”
我隐约觉得,这个时刻的水洞子,或许能展现出平日里隐藏的秘密,比如与水底怪蟒、紫色黑影相关的线索。
出于这份直觉,我加快了脚步,朝着水洞子的方向走去,脚步依旧沉稳,却多了几分期待与警惕。
走到西堤与南堤的交角处时,朦胧的夜色中,一道熟悉的身影突然映入眼帘——是远在符家湾居住的符手高大师。
符手高大师在周围三县的名声,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