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天地易位之时(2 / 3)

加入书签

是一个比想象中更强大的对手。

又坐了一会儿,天边依旧是浓得化不开的墨色,星星却比之前更亮了些,像是在为我们照亮前路。

月龙看了看天色,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免得妈担心。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得养足精神。”我应了一声,和月龙并肩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回去的路上,子时的风渐渐小了,堤埂旁的草叶不再剧烈晃动,只剩下偶尔的“沙沙”声,显得格外宁静。

我们没有说话,却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这种无需言语的默契,是多年并肩成长沉淀下来的信任。

快到家门口时,看到母亲还站在院门口张望,手里依旧拿着那件厚外套。

看到我们回来,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回来了?快进屋,姜汤我又热了一遍,喝了暖暖身子再睡。”我们走进屋,喝着温热的姜汤,听着母亲絮絮叨叨的叮嘱,心中满是温暖。

子时的夜还在继续,可我们知道,这场关于豆腐堰的守护与探索,才刚刚开始。

灵蟒的存在、岩石上的符号、“玄机子”的阴谋,还有汪经纬留下的谜团,都等着我们去解开。

而我们兄弟俩,会带着坚定的信念,并肩面对所有危险,守护好家人,守护好这片承载着我们回忆与责任的水域。

喝完姜汤,母亲催促我们去休息,可我和月龙却毫无睡意,坐在桌前借着油灯的光,开始梳理今晚的线索。

月龙拿出纸笔,将灵蟒的外形、岩石上的符号、“玄机子”的关联一一记录下来,我则在一旁补充细节,偶尔提出疑问。

油灯的火苗跳动着,将我们的影子映在墙上,像是一幅无声的画卷,记录着这个不平凡的子时之夜。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泛起一丝微弱的白光,天边终于露出了黎明的迹象。

子时已过,新的一天即将到来,而我们的战斗,也将迎来新的开始。

我和月龙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坚定与希望——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会携手同行,用自己的力量,揭开所有秘密,守护好我们珍视的一切。

忧乐沟里,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如同密集的战鼓,一阵紧似一阵。

从东头的陈家老宅到西头的符家湾,家家户户的院落里都炸开了火星,那些橘红色的光点在夜色中划出一道道绚烂的弧线,有的如同流星坠落,有的则在空中绽放成细碎的花火,将半边天空都染得通红。

热闹的声响顺着风势,越过田埂、穿过树林,传向豆腐堰的方向,与堤岸旁残留的虫鸣、水洞子泄洪时的潺潺水流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鲜活而热闹的除夕图景。

可我却没有立刻下水探查灵蟒的踪迹——方才与月龙在守鱼棚约定好,待子时过半,夜色最浓、人迹最罕至时,再借助父亲留下的潜水装备行动。

此刻距离约定时间尚有一刻钟的闲暇,我便决定先去探查一处关键点位。

这是我在研究父亲留下的《易数浅解》时发现的——每逢除夕子时,夬卦的主客易势点位会与豆腐堰的泄洪枢纽重合,形成“天地通气”的特殊格局,或许能为我们解开水底的谜团提供线索。

我沿着宽大的堤埂缓步前行,脚下的泥土因白日融雪、夜间上冻,变得格外坚实,每一步踩下去,都会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堤埂两侧的芦苇早已枯黄,却依旧挺拔,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这片水域的过往——父亲修建水洞子时的忙碌身影、我与月龙儿时在此嬉戏的笑声、还有无数个日夜守护这片水域的村民们的故事。

我的目的地,便是位于西堤与南堤交角处的水洞子——豆腐堰的泄洪枢纽设施。

这座水洞子是父亲耗费三年心血打造的杰作,采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