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济北道吴汲破贼寇灵州杨师道斩胡骑(1 / 4)

加入书签

武德四年(621年)九月长安的秋意,是一天深似一天了。

清晨,太极殿前的汉白玉台阶上,已凝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在初升的旭日下,泛着清冷的光。

槐树的叶子黄得透了,风一过,便簌簌地落,铺满宫道,内侍们执着长扫帚,沙沙的声响,规律而单调,更衬出这皇城深处的肃穆与寂静。

辰时刚过,文武百官鱼贯而入太极殿,依班次肃立。

今日的朝会,议题依旧繁重。

新政推行已有时日,各地反馈的文书雪片般飞来,有称颂的,亦有陈述困难的,更有暗藏抵牾的。

帝国的肌体,在经历漫长的战乱和割据后,正试图艰难地愈合、重生。

御座上的李渊,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仔细听着臣工的奏报,手指偶尔在扶手上轻轻敲击,思虑着如何平衡各方,将这艘初创的巨舰稳稳驶向前方。

就在户部侍郎详细禀报某地赋税调整细则时,一阵极其突兀、由远及近的雷鸣般的声响,打破了皇城的宁静!

那不是一匹马,而是至少两匹,正以不惜马力的极限度,沿着承天门大街,向着宫城方向狂飙!

殿内训练有素的百官,也禁不住微微骚动起来。

如此急促的马蹄声,非比寻常。

是烽火?是叛乱?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李渊也停止了敲击的手指,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投向殿外。

转眼间,马蹄声在殿前戛然而止,随即是侍卫高声的、带着喘息和兴奋的传报,一声接一声,如同接力,迅由外及内:

“六百里加急——济州军报!”

“六百里加急——灵州军报!”

两名背上插着象征最高紧急程度的赤色羽毛的信使,几乎是同时冲进大殿,汗流浃背,甲胄蒙尘,扑倒在御阶之前,手中高举的军报文书,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左边一人率先开口,声音嘶哑却洪亮:“报!

陛下!

济州大捷!

徐圆朗亲率两万叛军犯境,已被我济州守军击退,斩数千,溃敌百里!”

几乎不容喘息,右边一人紧接着高声奏报,带着边塞特有的风沙气息:“报!

陛下!

灵州大捷!

总管杨师道将军率军大破突厥处罗可汗五万铁骑,斩三千,俘获战马辎重无算!”

死寂。

绝对的死寂笼罩了太极殿。

随即,如同滚开的沸水,巨大的欢呼声、惊叹声、议论声轰然炸响,震得殿宇梁柱似乎都在共鸣。

一日之内,东南北两线,同时传来如此酣畅淋漓的大捷!

这已不仅仅是军事胜利,这简直是上天赐下的祥瑞!

李渊猛地从御座上站起,因为动作过于剧烈,眼前的十二旒白玉珠串剧烈晃动,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他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惊喜和振奋交织的潮红,连日来的忧虑在这一刻得到了最酣畅的释放。

“好!

好!

好!”

他连说三个“好”

字,声音洪亮,响彻殿宇,“一日双捷,东南逆贼授,北疆胡虏败退!

此非人力,实乃上天佑我大唐,祖宗庇佑!

朕心甚慰!

甚慰啊!”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硝烟尚未散尽的济州城(今山东茌平)。

城墙之上,残破的唐军旗帜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墙体上布满了刀砍斧凿、箭矢深入的痕迹,暗红色的血迹在夯土墙上凝结成斑驳的图案,无声地诉说着过去七天七夜那场惨烈攻防战的每一个细节。

一位身着文官袍服、年过四旬的中年人,正在守城将领的陪同下,缓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