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前隋南阳公主回长安(1 / 4)
秦王李世民遣飞骑驰报长安的奏章,带着对齐善行擢升的殷切奏请,已绝尘而去。
洛阳城头,初夏的风裹挟着硝烟与瓦砾的气息,吹拂着这片新定的疆土。
洛阳平定后,几日来烟尘未散,余烬尚温,李世民与僚属们仍在废墟间擘画着抚平疮痍、安置降众的繁巨事务,每一策都重若千钧。
就在这等待长安“天裁”
的微妙时刻,一骑快马再次穿透宫城的沉寂,带来一则并非军情、却更令人心头一震的消息:
“报——殿下!
前朝南阳公主车驾,已至洛阳城东三十里驿!”
驿卒的声音带着长途奔波的沙哑,却字字清晰,砸在李世民的心头。
房玄龄手中的炭笔一顿,在竹简上留下一个墨点。
杜如晦眉头微蹙,低声道:“南阳公主?她竟真到了洛阳。”
这位南阳公主,乃是隋炀帝杨广嫡长女,曾是帝国最璀璨的金枝玉叶。
后下嫁宇文士及,本是一段门当户对的姻缘。
然而,江都惊变,夫兄宇文化及弑君!
她的父亲,堂堂大隋天子,竟死于至亲之手!
这血海深仇,令她刻骨铭心。
乱世流离中,她与幼子宇文禅师(与宇文士及所生)落入窦建德之手。
窦建德诛杀其夫兄宇文化及后,为示“忠隋”
,也因法度,竟不顾公主泣血哀求,依律处死了宇文家最后的血脉,她的儿子宇文禅师,也斩断了她与尘世最后的温情牵绊。
彼时,窦建德麾下将领於士澄曾问公主:“宇文化及犯下弑君大逆之罪,他的兄弟(南阳公主丈夫宇文士及)和您的儿子也应当连坐处死。
如果您不忍心舍弃宇文禅师,我可以为您想想办法,留下您儿子禅师的性命。”
公主听后,悲泣道:“您(於士澄)既然曾是隋朝的高官重臣,这种事情何必来问我!”
其绝望与刚烈,可见一斑。
儿子禅师被处死后,自此,公主心如死灰,削为尼,在窦建德的“庇护”
下,于河北度过了数年行尸走肉般的岁月。
如今窦建德败亡,她这无家无国的前朝遗孤,只能选择回到长安,那个旧隋曾经的都城,如今已是李唐的天下。
说起南阳公主与唐朝皇帝李渊、秦王李世民的关系,便绕不开南阳公主那令人唏嘘的前夫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这位隋炀帝的女婿,在江都之变其兄宇文化及弑君之时,虽未直接参与叛乱,他本人也在现场,未能脱身,更遑论提前安置家眷。
他与南阳公主以及他们的儿子宇文禅师,一同被裹挟在宇文化及那支仓皇西撤、又迅走向覆亡的队伍中。
命运的转折生在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擒杀之后,宇文士及展现了其政治上的敏锐与求生本能,他设法摆脱了窦建德的控制,独自一人辗转投奔了当时已在长安称帝的李渊。
他选择李渊并非偶然,李渊的母亲与隋炀帝杨广的母亲是亲姐妹(独孤氏),因此李渊与杨广是姨表兄弟,南阳公主实则是李渊的表侄女,是李世民的表姐,而宇文士及则是李世民的表姐夫。
这份血缘纽带虽在乱世中显得脆弱,却为宇文士及的投靠提供了一层天然的亲近感。
李渊念及这份远亲(以及宇文家本身在关陇集团中的地位),接纳了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凭借其才智和关陇贵族的背景,深得李渊信任,在唐廷官居要职。
然而,对于李渊父子而言,南阳公主的身份却异常复杂且沉重,她是李渊的表侄女,李世民的表姐,血脉相连。
但她同时又是前朝(隋朝)的嫡长公主,其身份本身就是一个政治符号,敏感而微妙。
作为宇文家族的纽带,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