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秦王李世民的神兵铁骑玄甲军(1 / 4)

加入书签

武德四年(621年)正月,秦王李世民率大军东征洛阳王世充,开启了决定性的洛阳战役。

面对王世充据守的坚城,李世民并未急于强攻,而是展并实施了一系列精妙的战术。

他先采取了“断粮困敌”

的策略,分遣将领夺取洛阳外围的军事据点,如慈涧、回洛城、轘辕等地,并派兵牢牢控制虎牢关等要隘,彻底切断了洛阳与外界的粮道联系,将这座巨城置于严密的战略包围之中,意图通过长期围困迫使守军因粮尽而崩溃。

与此同时,李世民深知战场信息的重要性,遂命令部将王君廓率轻骑兵在洛阳周边进行广泛的游击袭扰,专门打击王世充的粮草运输队伍和小股部队,进一步加剧了城内的物资匮乏,并有效限制了郑军的活动范围。

随着战役的深入,李世民敏锐地认识到需要一支能够在关键时刻撕开敌军防线、扭转战局的精锐突击力量。

洛阳城外,唐军大营中军帐内,烛火通明,映照着秦王李世民紧锁的眉头。

地图上洛阳城被重重标记,空气中弥漫着攻城受挫的凝重。

李世民环视帐中核心文武:谋臣房玄龄、杜如晦端坐左侧,目光深邃;右侧是心腹骁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程咬金)、翟长孙,他们甲胄未卸,身上犹带战场烟尘,神情或沉毅或急切。

李世民的手指重重敲在洛阳城图上,说道:“数月围困,王世充困兽犹斗,窦建德援军虎视眈眈。

我军虽众,却难寻一锤定音之力。

强攻坚城,徒耗精锐;坐等粮尽,变数丛生。

此僵局,当以何破?”

尉迟敬德嗡声道:“殿下,末将观敌阵,其精锐亦集结于要害。

寻常冲阵,难撼其根本,需有一支能凿穿铁壁的尖刀!”

秦叔宝颔,声音沉稳地说道:“敬德所言极是。

昔日在瓦岗,我等深知精锐铁骑冲击之力。

然需甲胄精良,人马俱选,更需…一往无前之锐气!”

程知节(程咬金)咧嘴一笑,眼中闪着好战的光芒,粗声粗气的嚷嚷道:“嘿!

俺老程就喜欢啃硬骨头!

若有千余不怕死的好汉,披上最硬的甲,配上最快的马,跟着殿下您冲杀,管他什么铜墙铁壁,定给他捅个窟窿!”

翟长孙虽寡言,此刻也沉声道:“殿下亲冒矢石,将士用命。

然集中精兵强将,聚力于一点,或可破局。”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看向身旁谋士,问道:“玄龄、克明,精兵突骑,可行否?”

房玄龄轻捋胡须,缓缓道:“殿下,兵贵精不贵多。

集中最锋利的矛,攻敌最薄弱或最要害之处,确为破坚之道。

然此等精锐,需绝强之防护,更需…震慑敌胆之威势。”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将领们,“若成,当为扭转乾坤之利器。”

杜如晦接口,言简意赅:“可行。

然需成,选锋、制甲、成军,刻不容缓。

当以雷霆之势,使其成军即具战力。”

“好!”

李世民称赞道,猛地站起,一股决断之气沛然而生,“诸君所见略同!

此僵局,正需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刃!”

他目光灼灼地扫过四位猛将:“敬德、叔宝、知节、长孙,尔等皆万军辟易之勇!

本王欲精选千余死士,皆配良驹,披最坚之甲,由尔等分统左右两队,直为本王亲卫前锋!

尔等可敢担此重任?”

四位将领霍然起身,甲叶铿锵,抱拳齐声道:“末将万死不辞!

愿随殿下破阵摧锋!”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转向后勤官员与工部随军匠作大师,问道:“甲胄何来?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