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李子通的逆袭称王之路(2 / 3)
p>杜伏威身后王雄诞见状立即握紧刀柄,却见李子通突然转向副帅辅公祏,笑着说道:“此战功当属辅帅斥候!
请辅帅同饮!”
说着,接过杜伏威手中酒盏直递到辅公祏鼻尖下。
“且慢!”
杜伏威霍然起身欲拦,袍袖却不小心带翻酒盏,毒鸩酒随之泼溅在桌面烤羊上,羊皮顿时腾起细密白沫!
帐中众将领惊骇后退间,李子通已纵声长笑:“原来大帅的庆功酒如此之烈,烫得烧穿羊胃啊!”
李子通一边说着,腰间佩刀应声出鞘,雪亮刀光一闪,已经架在杜伏威亲信王雄诞的脖颈之上,押为人质。
宴会厅外埋伏的刀斧手不见杜伏威下令,一时亦不敢上前。
待李子通架刀押着王雄诞转出杜府门外,只见数骑赤马奔腾而出,马上人弯弓连珠三箭,箭箭穿透杜府追兵咽喉,围兵瞬间躲入府内,李子通抬脚踹开王雄诞,翻身登上接应亲卫送来的战马,大喝一声:“后会有期!”
便率众消失在巷道尽头。
“好个李子通”
杜伏威一脚踹翻刚欲起身的王雄诞,盯着那道消失在雪夜里的背影,怒道:“坏我大事!”
。
王雄诞急问:“末将带轻骑追杀?”
杜伏威冷哼一声,雪光映着他阴晴不定的脸颊,转身走入府内,其心中不由暗道,“放虎归山留后患!”
李子通大难不死,躲过一劫,连夜率亲信部众突围逃脱,与杜伏威双方从此结怨。
脱险后的李子通并未沉寂,他迅转战至海陵(今江苏泰州)一带,收拢流民、整编溃散的隋朝官军和地方武装,势力急剧膨胀,短时间内拥众数万。
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后,江淮局势更加混乱,李子通趁机攻占了江都重镇,并以江都为根基自称皇帝,国号吴,建元明政。
他随即开始向四方扩张,要目标便是攻占另一割据势力沈法兴占据的毗陵(今江苏常州)、吴郡(今江苏苏州)等江南富庶之地。
武德二年(619年),双方在江都附近的京口(今江苏镇江)展开激战,沈法兴大败,其子沈纶被俘,李子通得以巩固江北地盘。
次年(620年),李子通野心更炽,亲率大军南渡长江,意图一举吞并沈法兴的江南领地。
他先攻克了沈法兴控制的丹阳(今江苏南京),兵锋直指毗陵(常州),沈法兴遣其仆射蒋元在庱亭(常州西北)设防阻击,结果蒋元战死,沈法兴仓皇放弃毗陵逃往吴郡(苏州),丹阳、毗陵等郡尽降李子通。
至此,李子通已控制了长江下游两岸的大片区域,并收降了沈法兴麾下的文士李百药等人才,声势瞬间达到鼎盛。
然而,他的崛起再次引了占据淮南上游的杜伏威的警惕,杜伏威立即派遣辅公祏渡江南下争夺丹阳。
武德三年底(620年)冬十二月,李子通与辅公祏在溧水(今属江苏南京)激战,虽一度击退辅公祏,但终因杜伏威部将王雄诞的奇袭而惨败。
当时,辅公祏精心挑选了一千名手持长刀的精锐士兵作为前锋,又部署了一千长矛士兵紧随其后,并严令道:“有后退者立斩!”
之后,辅公祏亲率其余部队作为后应,压住阵脚。
面对李子通指挥排成方阵的军队迅推进,辅公祏的千人前锋勇猛冲锋,殊死搏杀,他随即命令左右两翼伏兵展开夹击,战成功击退了李子通。
然而,当辅公祏率军追击时,反遭李子通组织的反击战败,只得退守营寨,闭门不出。
其副将王雄诞见状进言道:“李子通营地既无坚固营垒,又因初胜而会轻敌懈怠。
若趁其不备突袭,必能破敌!”
辅公祏听后未予采纳其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