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皇泰帝养虎不成反为患王世充翻身做主人(3 / 5)

加入书签

30余年,相继成为隋、郑、唐、武周、燕、后梁、后唐、后晋、北宋九朝的理政之所。

紫微城的建设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征调劳工170万人,仅用60日便建成,是世界上用工数量最多、建造度最快的皇宫。

武则天在位期间,对紫微城进行了大力增修,增建了万象神宫、通天浮屠等建筑,使其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

紫微城占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是北京故宫的6倍,被誉为“万宫之宫”

它由四重隔城组成,拥有众多殿堂、台、馆,是唐代皇宫之最。

紫微宫的命名体现了古代天文学与建筑学的结合,象征着天帝居所,人间皇帝自诩为天子,其居所应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

紫微宫在道教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紫微大帝被认为是众星之主,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星辰运转、四时气候。

紫微宫不仅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文化的体现。

王世充的士兵攻进紫微宫后,宫中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皇泰主杨侗惊恐万分,茫然无措,急忙命人搀扶着登上紫微观。

紫微观即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为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

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武则天曾在此登基称帝,也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

字形巨大建筑群。

门上有两重观,上写“紫微观”

;左右连阙,宛若空中楼阁。

城门东西长137米,大于紫禁城午门(120米),两侧阙高120尺(约353米)。

应天门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最高等级。

应天门的建筑形式对北宋汴梁的宣德门和明清北京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杨侗登上紫微观,怯怯的看着黑压压一片叛军,遥声问道:“汝等举兵,究竟所为何意?为何如此胆大妄为,罔顾君臣之义?”

王世充见势,急忙下马,拜伏在地,态度极为谦卑,言辞恳切地谢罪道:“臣有罪,元文都、卢楚等人,心怀叵测,妄图谋算。

他们暗中勾结李密,妄图掌控朝廷大权,实欲让陛下陷入困境之中。

臣恳请陛下诛杀元文都,以正朝廷之纲纪,臣愿受任何惩罚,甘之如饴。”

段达见状,心中暗自得意,迫不及待地命将军黄桃树将元文都押送过来。

元文都被押到皇泰主面前后,望向皇泰主,眼中满是不舍与无奈,缓缓说道:“臣今晨恐难逃此厄运,我死后,陛下如今亦恐难保全,恐难逃此乱臣之乱也!”

皇泰主听闻此言,心中悲痛万分,不禁恸哭失声,却也无回天之力,救不得元文都。

乱兵押送元文都出了紫薇门,待他们行至兴教门时,元文都与卢楚一样被乱刀砍死。

不仅如此,卢楚和元文都的子弟们亦未能逃过此劫,皆被诛杀殆尽,家族血脉就此断绝,那惨烈的景象,令人痛心疾,喟叹不已。

段达见事情已展到这步田地,又借以皇泰主的命令,命人打开紫薇城大门,迎接王世充入宫。

王世充入宫后,如入无人之境,毫不客气地将宫中的宿卫人员悉数更换,换上了自己忠实的手下。

而后,他才缓缓进入乾阳殿拜见皇泰主。

乾阳殿是隋唐时期洛阳城紫微宫中的主殿,隋大业元年(605年):乾阳殿始建,是隋唐洛阳城紫微宫中的主殿,规模宏大,是隋炀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