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六岁那年的小幸运(2 / 4)

加入书签

其满意的,毕竟已有举人功名,出身又这么好,别说长安的父亲三老爷是国公府出身,就是和三老爷平级别的普通官员,家里也难有这么少年得志的孩子,何况长安为人诚恳,武威伯本人直言是绝佳良配,婚事自然也是办的风风光光,顺顺畅畅,只这次没有请上回长平大婚时请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亲戚了,不过这样倒还舒心不少了。

随着几位年长的哥哥都已经大婚成家,小的一拨也慢慢大了,二爷家最小的女儿雅令,时年五岁,因为雅令自小体弱多病,说话也学的慢,丝毫不像她父母那般精力充沛,虽然比雅俗只小一岁,却是瘦小不少,说话声音也细弱,好在这些年二爷夫妻细心照料,雅令身体也慢慢好转,不再整日病态缠绵,现在也可以正常走路说话,不需要人整日不敢离手的看护着,只看起来一个柔柔弱弱的小女孩儿,但样貌十分清秀,让人一见便心生爱怜。

在贾夫人接手长生和长秋后,就极力督促俩男孩子读书上进,六岁的长秋还好点,长生便少有时间玩耍,雅俗不在家塾时,时常来二爷府上玩,也就慢慢和雅令玩在一起,渐渐的,小姐妹俩形影不离,时常也带着长秋一起。

一次雅俗去三叔家,见到三婶子养的狗生了小狗,三婶子便给了一只小狗给雅俗养着玩,小乳狗十分圆胖可爱,就和一个小肉团子一样,雅俗喜欢的不得了,于是等家塾这边休息得空了,就带到二叔家,要和雅令一起玩。

雅令小时候因为太病弱,二爷怕阿猫阿狗叫声惊吓到她,所以府里不给养猫狗什么的,雅令因没见过奶狗,突然见到雅俗带了个这么可爱的小东西,雅令很喜欢,但是雅令体弱手慢,雅俗说好一起玩的,但雅令追不上,就看着雅俗玩,看着看着就因为没得玩哭了,雅俗不知道妹妹怎么了,就把小狗送给妹妹了,好来哄她,雅令抱着小狗还在小声抽泣,雅俗郁闷地对妹妹说:“我不是都把小狗给你了吗?你怎么还哭啊!”

听雅俗这么说,雅令也就不哭了。

雅俗抱到小狗还没到一天,就被妹妹的几滴眼泪给打劫走了,回头找三婶子要,可三婶子送给雅俗的已经是最后一只了,没办法,只好等下一窝。

雅俗想念自己的小狗,只好一有空就往二叔家里跑,雅令这边虽然不能出门,但是现下也不缺小玩伴了。

说起来雅俗从三岁时进家塾,到现在六岁,都上了好几年学了,会背的书着实不少,但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问到哪随口就来,但大部分说不清是什么意思。

认得的字也有那么多,读信的时候,要是内容简单点的,不认得的也偶尔就几个字,但是要说写信的话,就写到哪,卡到哪。

可就雅俗这水平,在刚刚才学习识字的雅令和上学还不久的长秋面前,偶尔还可以充当一下小师傅,雅俗十分乐于教弟弟妹妹,只要有机会显示自己的“学问”

,雅俗那是两肋插刀,在所不辞,为此给人留下一种小小年纪,就特别热心肠的感觉。

学习是枯燥的事,但有了动力就不一样了,以前大家对雅俗上家塾都没要求,学到哪算到哪,现在雅俗为了可以不被弟弟妹妹的问题问倒,突然间学习干劲十足,生怕弟弟妹妹哪天请教自己对联上或者字画上的字,自己突然不认得,失去了自己光辉的形象,如果瞎扯,二叔看到了就会纠正,那就真尴尬了,而且弟弟妹妹就喜欢当着二叔的面请教自己,每次被问到哪个字怎么念的时候,二叔就会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自己答对了也笑,答错了也笑,不过看在二叔笑起来很美很美的样子,雅俗也就全往好的地方想了。

自从雅俗当起弟弟妹妹的小师傅起,又被大人们夸过几次,后面雅俗不管三七二十一,每每看见屋里的哪副书画上面有字,都要好好认一认,不懂就问,十分勤奋,时间一久,书画鉴赏的能力还提高不少,肚子里的对联也一大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