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六岁那年的小幸运(1 / 4)
在殿试发榜后不久,因为长安春闱已然落榜,大房二房也不好太高调,虽然前来恭贺逢迎的宾客络绎不绝,但主家极力约束,让府邸看起来一切如旧,也就没怎么为功名喝彩的意思了。
雅俗偶然一次看见父亲和二叔在一起比试剑法,到底是亲兄弟,或许浩瀚也让着浩然,彼此间很是伯仲难分,把雅俗看着直直酥倒,回去就缠着爹娘,说自己一定要习武,学习剑术。
浩瀚老爷也不是迂腐守旧之人,想着二弟妹也是文武双全的,何况家中男子个个习武,听着女儿的要求,倒是好说话,但是陈夫人可不答应,因为女儿已经六岁了,这边正要计划着让女儿学习管家理账,弹琴刺绣,这才是将来一位显贵高门的当家主母理应学会的。
雅俗后来把大哥、二哥、三哥以及大嫂、二嫂都缠了一个遍,来为自己说好话,陈夫人也就只好同意了。
这下好了,国公爷浩瀚倒是极愿意请人教女儿习武学剑,以及马球和骑射,而且有空暇时间时,自己也愿意手把手教,当然,雅俗自己也是一心向往,必然拿出万分热情去学,技艺精进很快。
这边陈夫人对自己给女儿提出的要求,也是丝毫不肯放松,每日必要女儿抽出两个时辰学习读书理账,弹琴刺绣。
读书理账简单,雅俗不但记性好,而且算术好,一教就会,一点就通,弹琴也喜欢,还很有音律天资,就是这刺绣一坐半个多时辰不动,刚开始雅俗还是比较抗拒的,不过看着女红师傅那精美的刺绣作品,雅俗学着学着也就慢慢能静下心来学进去了,毕竟从小就受到浓厚的贵族文化熏陶的孩子,还是很有鉴赏天赋的,而且小手灵巧,弹琴学的快,刺绣也学的好,因为这样,雅俗每天也就只要上半天的家塾了。
就在春闱杏黄两榜题名揭晓,大房三友进士及第后,三友的婚事也说好了,女方是镇北侯嫡女苏氏,名门闺秀,风华绝代,气度凌云,与三友实是天造地设的般配。
三友金榜名成后不久,不似大哥那般入朝中,从低处往上一步步打磨,也不似二哥那般直接赴外任历练,而是入了翰林院,准备从底层正八品五经博士开始锤凿履历,这也是为将来一朝有机会能入内阁执掌大权铺好路径。
镇北侯府苏氏,前朝边关,势力稳固,如今侯爷最爱的嫡女出嫁,自然最起码也是良田千亩,十里红妆的风光大嫁,三友的婚事虽不如上头两位哥哥那般风光,但到底也是六礼精善,宴席八百,极尽欢庆,每一个细节都讲究再三,三日回门礼甚是丰厚,镇北侯府从始至终也是极为谦虚满意的。
三友大婚之前,外祖母袁夫人给外孙送来不菲的贺礼,顺道也给雅俗送来一个项圈,圈身赤金打造,上面盘螭龙,镶明珠,点翠嵌宝,精致无比。
三友大婚当日,雅俗身穿陈夫人从春蚕天衣里定做的大红织金缂丝琵琶袖圆领袍,下配天青色织金妆花云锦裙,头上梳一个松软的发包,戴一朵金镶红珊瑚的蔷薇花,脖子上戴着外祖母送来的盘螭点翠明珠项圈,这一身穿的,精致的如同画里走出来的一般,当然,被小人儿美貌吸引的苏氏,一下子就对这个小姑子印象深刻了。
另外,苏氏尤其记得自己的婆婆陈夫人,自己大婚那天,陈夫人头戴赤金累丝攒珠缀宝朝阳五凤钗,身着秋香色织金百花云锦广袖深衣,因为太显年轻美貌,当时和两位嫂子站在一起时,都看不出大多少,这岁月从不败美人的模样,也是让苏氏大为惊叹。
大房三友大婚两个月后,三老爷家也没等了,想起之前长久落榜后,浩然二老爷丝毫没耽误孩子的婚事,而三年后的久儿,居然依旧能高中探花,于是三老爷和娘子秦夫人一商议,也就决定直接先把婚事办了。
长安说定的妻子吴氏,是武威伯嫡女,温婉貌美,和长安温和憨厚的性子很是合得来,当然,武威伯府对长安也是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