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2 / 2)
,一举扫除后戚,先太后全家皆以僭越,乱政被诛,唯她一人被先帝移奉于长乐宫永昌殿,不及数月便郁郁而终。
孝章皇后事迹姜瑜当然很清楚,她的便宜老爹便是事件中的主角。
先帝起居注还被邓太后藏在她床头的瓷枕中,姜瑜当初发现时还以为是某些不可描述的本子,结果偷回来看了看,居然是这个东西。
而且“先帝力除外戚”
这一段还特意用朱笔涂红了竹简面,姜瑜想要不注意都难。
“唯。
瑜谨受教。”
姜瑜被邓勉说服了,她决定代母执政,但她觉着这样做有些不保险,是以,她对邓勉说道:“阿舅,您虽掌京营,却无虎符,兵在手却出不得营门。
不若我去寻母后讨来虎符,万一有变,您可直接率军围了宣京城。”
“阿瑜,汝方才还言吾急,如今怎地比阿舅还急?哈哈,吾等果不亏为一家人。”
邓勉大笑着拍了拍姜瑜的肩,复又解释道:“京营八校,汝母已予一校之虎符与吾,如此便足以。
宣京之中,两宫卫尉与期门羽林之兵才是重中之重,宫门内外皆彼辈驻巡,疏忽不得。”
“阿舅,两宫卫尉士卒现今皆由长乐卫尉统领,此人乃母后亲信旧人,素来只听母后之令,与吾不近。
恐有事,吾令之彼不从,如之奈何?”
这长乐卫尉资历老,又是邓太后的亲信,每次姜瑜见到他都客客气气的问候,结果这人坦然而受不说,连个颔首礼也不回,简直是目中无人的典型代表。
往日她不向邓太后提及,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考虑。
可如今这长乐卫尉如此重要,姜瑜怎么还敢让一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人担任,自然是逮着机会给他上眼药。
“长乐卫尉史忠乃先帝母族之亲,自幼长于边郡,勇武过人,尤善骑射。
不过此人生性桀骜,目无余子,甚少服人。
他之所以能为汝母所用,那是因汝母对其有活命之恩。”
邓勉说到这里顿了顿,并没有接着细说所谓救命之恩的原由,而是转而劝说姜瑜道:“殿下,此人虽难以相处,但能力却不缺。
如今吾等又无适宜之人执掌长乐卫尉,殿下便忍他一忍。
自古以来,为君者心胸开阔方得长久。”
姜瑜躬身行礼,正色道:“谨受教!
尊长之训,必谨记于心,笃之于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