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自我救赎走出抑郁症-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8 / 10)
要辞职,我觉得没法儿和老獾再对着干。
他那么强势,那么确信自己是对的。
可转念我又想,为什么呀?为啥我就得同意他的想法?为啥我就不能按我的想法去做?老实说,我很生他的气。”
田行健有话说:他人强势,关老子屁事儿。
不服自己撞墙去。
不惯着!
(二)原文:“这次是蛤蟆你赢了。”
“你们真这么想吗?”
蛤蟆问,他感到一阵奇怪的舒畅。
“完事儿后我累瘫了,好像打完了一场我不想打的仗。
不管怎么说,现在都过去了……希望如此。”
他低声加了一句。
田行健有话说:懂得拒绝,学会说不。
在老子的世界,要么乖乖的,要么滚球。
(三)原文:“他更会倾听了,”
鼹鼠回答,“这是关键。
他开始懂得倾听,而且看上去是真的能听进我们的话。
以前,你连一句话都说不完,他就来插嘴。
说心里话,他看上去更友善、更平和,没以前那么烦人了。”
田行健有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
自己难受,同时也有让别人不舒服的地方。
十一、第十一章蛤蟆先生的选择
(一)原文:他能不假思索地切换到愤怒的语调和音高,自动筛选出合适的用词,他的整个姿态都在表达愤怒。
总之,他演的‘生气鬼’接近完美,而关键在于,甚至都不用动脑子!
就好像为了这场演出他排练了一辈子,而频繁地出演这个角色也使得他每一次表演都更传神。”
田行健有话说:应激性表现。
(二)原文:蛤蟆看上去很困惑:“你是说人们的痛苦和折磨都是自找的?我实在不能相信。”
“我同意,要接受这一点很难。”
苍鹭说。
田行健有话说:人的痛苦在于过于矫情。
长的丑,想的美。
能力驾驭不了野心。
(三)原文:“也许‘选择’这个词不太恰当,我们选择怎么感受,和选择再吃块巧克力是两码事儿。
但我们做这些选择时都是无意识的,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
田行健有话说:应激性,脊柱神经控制。
(四)原文:苍鹭沉默了许久,这让蛤蟆非常不自在。
接着,苍鹭说:“那么,蛤蟆,你这段时间的不快乐,该去怪谁?是谁让你情绪那么坏?”
田行健有话说:受害者思维,讨好型人格。
十二、第十二章说出人生故事
(一)原文:蛤蟆穿过过道,想到了他自己,他觉得自己大半辈子都像那只可怜的笼中鸟一样。
他会从过去的人生里挣脱出来找到自由吗?他知道苍鹭会怎么回应他。
苍鹭会说:“这是个好问题,蛤蟆。
你的答案是什么?”
真让人恼火!
不过,走在回家的路上,蛤蟆已经开始思考问题的答案了。
田行健有话说:最终还需“自渡”
!
老鹰很好的一点是,当我们习惯安慰别人说“会好起来”
的时方,他会突然让提问者自己拿出答案。
反客为主!
十三、第十三章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一)原文:无论好坏,这就是蛤蟆的人生,他既不是伟大的圣人,也并非十恶不赦的罪人,他就是他自己。
田行健有话说:这句话,适合我们每个人!
(二)原文:但现在,他渐渐获得了一种能力,让他在回忆时不再谴责自己。
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