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平阳使臣入长安(2 / 4)

加入书签

法。

要命的还是最后一句“黄尘理了咸阳道”。

高祖符健曾於即位之初,重修高陵至上郡(陕西榆林)一段的秦驰道,渭北士民冠以“咸阳道”之称呼。

这条大道可直通长安北洛城门。

大道为黄尘所埋

贾彝从词句中嗅到了別样意味。

谁將化身黄尘,掩埋大秦开国之君所修驰道

不等贾彝把这首童谣琢磨明白,孩童们被牛车上悬掛的鲜艷赤旗吸引,大著胆子跟隨在车队两边。

这些孩童身形瘦弱,衣衫楼,睁著圆溜溜眼睛,似乎在渴望著什么。

城门校尉作势要驱赶,贾彝急忙拦住,唤来一名平阳军土,取过一只布袋,

里边有满满一袋粟饼。

孩童“哗”地涌上前,围著马车伸手索要。

“莫抢!莫抢!人人有份!”

贾彝连声呼喝,制止不了蜂拥而聚的孩童哄抢。

很快,不等他发放完,布袋被扯破,粟饼掉落一地,沾满泥浆,却被孩童们哄抢一空。

有的狼吞虎咽,连带泥浆也吃进嘴里。

有的自己吃完,开始抢夺別人手里剩余,廝打成一团。

有的护住弟妹躲入小巷,把省下的食物送去给奄奄一息的爹娘。

城门校尉喝骂几声,孩童们一鬨而散。

贾彝看看自己两手淤泥,袖袍也被撕烂,裘袍上满是泥浆,无奈地苦笑一声。

二十七岁的他,也是第一次经歷这种场面。

方才孩童们爭抢粟饼时,显露出的凶狠模样,令他感到阵阵心悸。

果然,只有仓稟实、衣食足,人才会懂得礼仪荣辱....,

“贵使何必理会那群飢儿,如今这长安城里,掉落些黄白財货,兴许无人在意。

可若是掉落一升粟.....呵呵,若无刀剑傍身,只能自求多福!

1

城门校尉手按佩刀,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如野兽般当街爭抢食物而大打出手,乃至杀伤人命的场面,想来他见过不少贾彝嘆口气,没说什么。

他看向街巷里,一群群饥民犹如行户走肉般游荡。

倒在地上的大多已经毙命,或是饿死,或是冻死。

或许很快,连户体都会看不到.:::

贾彝喃喃低嘆:“天公不恤,民生多艰啊....

大鸿臚馆驛前,梁安带著杜敬早已等候多时。

贾彝见到他,一眼便认出,这位儒雅俊挺的小郎君,一定就是君侯亲弟。

二人气质截然不同,相貌却有几分相似。

小郎君眉宇间更柔和,不似君侯刚硬威严。

“典客令贾彝拜见少君!”

不敢怠慢,贾彝急忙下车拜礼。

“贾君不必多礼!”

梁安笑著,又一一同隨行前来的几名军校见礼。

贾彝出使长安的消息,他已经通过校事府渠道,提前接到梁广通知,让他做好接待准备。

同时,也要做好面对朝廷詰责的准备。

梁安执掌的校事府,和军府下设刺奸营有单独且特殊的联络渠道。

一年多来,双方互通有无,基本能做到情报共享。

用淮南异数编撰的密码本,结合阴符书的特点,形成一套较为安全的机密通信技术。

明面上,梁广也会定期带家信回长安,向大伯梁云、老丈人符融、致仕赋閒的权翼问好。

这些书信往来,一定会经过朝廷严格审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