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滇省在行动(2 / 3)
‘吃空饷’人员无所遁形、无从抵赖。
要知道,有些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撞了南墙都不回头,只能把铁的事实摆在他眼前。
‘吃空饷’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益驱动,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在基层县、乡镇一级的干部,存在着谋私心的想法,借职务之便,为自己的子女提供好的就业岗位。
二是由于执行制度不严,一些单位对‘吃空饷’现象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出现了很多陪读家长。
所以,单位领导是吃空饷第一责任人,在摸清底数、集中整治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声明,但凡有包庇‘吃空饷’的领导,一律就地免职,倒逼单位一把手严格执行政策。
最后,从严追究“以权为亲属熟人谋私者”
的责任,不能让问责成为“橡皮筋”
。
治理“吃空饷”
,从源头禁止“发空饷”
更为重要。
一方面应公开编制人员、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让‘吃空饷’无机可乘;另一方面,整治清理‘吃空饷’常态化,定期‘大扫除’。
对于人事、财务等监督管理不力、失察渎职的相关责任人也要加大问责力度。”
曲少波顿时明白了,书记这是要铁腕治理“吃空饷”
,看来,轻易不会善罢甘休。
没等他表态,只见王鸿涛说道:“少波同志,我给你下个任务吧,通过这次‘吃空饷’专项整治,要在全省范围清退5万人以上的吃财政人员,下一步要清退全省除公安系统外的‘编外人员’,有太多的人拿着工资不干事,群众敢怒不敢言,社会反响极其恶劣,必须严厉查办各种‘躺平干部’!”
“好的,书记,我会尽快按照您的指示,修改专项行动方案,确保此次行动取得预期目标和实效。”
又聊了几句,曲少波隐晦的表示,纪委会严格执行省委的决策部署,还提到了陈德明书记。
王鸿涛不以为然,堂堂一个省委书记,如果不能掌控大局,只能说明他是个付不起的阿斗。
堂堂一把手占据了天然的优势,基本上对任何事都有决定权和否决权,你纪委不听话,换人就是,如果暂时换不了,公安厅、检察院、审计局都能取而代之,同样的工作,稍微改变一下性质和提法,谁都能干。
快十一点时,省委副书记李刚带着一份文件进来了,汇报道:“书记,清欠工作方案搞了个初稿,您过目把关一下。”
王鸿涛接过方案看了会,感觉中规中矩,基本上是照办了上级清欠方案和领导小组,没什么新意,照这个方案执行成效不会很大,于是便说:
“李彤同志,我提几个意见,首先要细化摸排、查漏补缺,核实账款底数,如果我们连一个真实的底数拿不到,何谈开展工作?所以,要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各市、县清欠台账要经党政主要领导签字后方可上报,如有不实,责任自行承担,下一步审计一定要跟进,有谎报、瞒报、漏报现象,按渎职严肃查办,这点要跟下面的同志说清楚。”
“好的,书记,我记下了!”
“第二点,各市县要针对每一笔欠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
我这里有个底子,全省的债务大约8000—9000亿之间,其中专项债券债务大约有2500多亿,这个是欠银行的钱,暂时不急,因为企业已经拿到了钱。
剩下的就是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其中包括城投债务,总额大约为6000亿元左右。
想象一下,这是多么沉重的包袱?很多地方政府,尤其是县、镇一级,完全别人当成了老赖,政府的活没人干,哪怕是有专项资金支持的活也不敢干,因为专项资金都被挪用了!
你真以为他们没钱还款吗?不是的,基本上每个基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