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会试(二)(2 / 2)
如檐间铁马,风过则响,风止则寂"。
这是要考生讽谏朝中清谈之风!
他脑中闪过游学时在淮安见过的场景:漕工们顶着寒风修堤,而税吏在暖阁里高谈"为民请命"。当下提笔写下五言排律:
《赋得檐马声》
"虚檐悬铁马,空作不平鸣。
飒飒随风转,铮铮带雨清。
惊涛沉砥柱,大厦赖榛荆。
莫效商女唱,江河日夜声。"
尾联暗用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之典,将"檐马"比作空谈误国的朝臣。
写完最后一个字,贡院上空突然滚过一道闷雷——春雷惊蛰,正是放榜的吉兆。
会试共三场九日:
首场考《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
次场考论、判、诏、诰等实务文体;
末场才是五道策论。
最后一日考策论时,张时安已瘦了一圈。
臭号虽每日清理,但连续九日的腌菜硬馍与隔壁"交响乐",让再好的胃口也消磨殆尽。
他裹紧棉袍,看向压轴一题:
"问:漕运、盐政、边屯三者,何以统筹?"
这是要将他的《漕弊策》架在火上烤!
笔走龙蛇间,他仿佛听见三皇子的声音:"别怕得罪人,父皇要的就是这把火。"
"请以漕运之利养边屯,以盐政之税补漕亏。
具体有三:一曰'漕盐互易',准漕丁贩私盐抵工钱;二曰'军屯联运',调边军护漕船以省饷银;三曰…"
写到关键处,忽闻隔壁传来"砰"的倒地声——有人晕厥了。
胥吏们匆匆抬人出去,脚步声与哀嚎声久久不散。
张时安岿然不动,笔下愈发凌厉:
"...三曰'火耗归公',各省漕粮折色银两,由巡漕御史直解户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