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不受待见的群体(2 / 2)

加入书签

流亡政府的夏尔?戴高乐,竟然不声不响地离开了英国,回到了维希法国控制下的本土! 并且,戴高乐已公开宣布,“自由法国”运动结束,所有力量重归“法兰西”怀抱并且在拿回来巴黎之后,宣布暂时中立。

这一举动,无异于釜底抽薪,彻底掀翻了丘吉尔试图通过扶持戴高乐来在战时以及战后控制法国、维系英国在欧洲大陆影响力的全盘计划!

更让伦敦方面恼火的是,那些战争初期逃亡到英国的大批法国难民,此刻也正通过各种渠道回去。

尤其是已宣布中立并某种程度上对法裔开放的北爱尔兰地区,再转道西班牙回法兰西的这条路,生意好得不了,直接让重归爱尔兰的北爱尔兰人百姓们,收获了法兰西人的友谊之后,又好好的挣了一大笔快钱。

众所周知,在代英眼里,看着爱尔兰人挣钱比把他伦敦占了还难受,一场针对爱尔兰的行动,此刻在邱胖子的脑子里开始酝酿。

说起这这股回归潮中,除了法兰西本土人外,还夹杂着一群不受欢迎的群体,鱿鱼人,在面对代英遥遥无期的承诺,明显已经失去耐心的他们,打算到法兰西去稳住脚跟后,“重新再来”。

然而,无论是维希法国还是隐约显现的新法兰西政治力量,都明确表现出拒绝接纳任何鱿鱼人回归的态度。这股排拒之风并非孤例,它弥漫在整个欧洲,甚至连中立国的比利时、荷兰都公开反对这帮吸血虫再回去。

经历了战乱和反思,许多欧洲国家似乎都意识到了一种潜在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风险,开始公开立法或采取行政措施不允许鱿鱼人涉足经济政治领域,同时还严格限制鱿鱼人涉足文化、多媒体传播、教育等能够影响舆论和意识形态的关键领域。

对于这帮自私的混蛋,整个欧洲都难得地展现出来一些认知上的统一。

这股风潮甚至远渡重洋,影响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政府似乎也察觉到了某种不安,开始对好莱坞、广播站内部等强大的文化传媒机器进行整顿和清洗,力度之大堪称一场“地震”,目标直指其中被认为“影响力过大”的鱿鱼势力。曾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影响舆论的锡安复国主义组织总部,其也受影响,默默地搬到了卡拉达的多伦多。

欧陆的棋局,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而诡异的洗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