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意外的共鸣与尘封的信物(1 / 2)

加入书签

就在我忙于应付各方“取经”

队伍、恶补夜大理论课程,以及持续每晚温养小红(盼娣)的忙碌中,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带来了关于小红身世的关键突破。

周末,我照例去市图书馆查资料,为夜大的课程论文做准备,同时也想找找有没有更基础的机械理论书籍,好把我那本《指南》里的“经验”

往上套一套,让它看起来更“科学”

点。

在图书馆一个僻静的角落,我现了一位白苍苍、戴着老花镜、气质儒雅的老先生,正聚精会神地翻阅一本厚厚的县志。

我找书时不小心碰掉了他手边的一本笔记,连忙道歉并帮他捡起来。

老先生很和蔼,笑着摆摆手说没关系。

他看到我:“小姑娘,你对这些感兴趣?”

我点点头:“嗯,我在夜大读机械,来查点资料。”

“哦?夜大?好学是好事啊。”

老先生赞许地点点头,目光落在我放在桌上的那本厂里油印的《指南》上,“这是…?”

我有点不好意思:“是我和厂里老师傅们瞎琢磨写的一点东西,让您见笑了。”

老先生拿起《指南》,饶有兴致地翻看起来。

起初他只是随意浏览,但看着看着,神色逐渐变得专注起来,不时还点点头。

“妙啊…”

他喃喃自语,“‘空转异响如蛙鸣,多为皮带松动或打滑’…这个比喻好,生动!

‘撞击声沉闷似捶棉,警惕内部零件脱落’…嗯,抓住了声音的神韵!”

他抬起头,眼中闪着光:“小姑娘,这真是你们写的?这里面很多对声音的描述,不仅仅是对故障的判断,更包含了一种对机械运转状态的…独特感知,很了不起!”

我心中暗惊,这位老先生绝对是个行家,而且听觉感知异常敏锐。

我们顺势聊了起来。

老先生姓顾,是省里退休的一位老工程师,年轻时曾在苏联专家手下学习过,对机械振动和声学颇有研究,这次回老家是来搜集地方志资料的。

聊到兴头上,顾老先生感慨道:“说起来,我对声音敏感,也是受了家里一位长辈的影响。

我有个小姑婆,年轻时是咱们这一带最有名的‘听诊’师傅,不是给人听诊,是给纺织机!

哪台机器有毛病,她耳朵贴上去一听就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神得很!

可惜啊…”

他叹了口气:“后来世道乱,她老人家也去得早,一身本事没传下来。

就留给我一个小玩意儿,说是她以前贴身带的,能静心凝神,听得更准。”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用红绳系着的旧锦囊,从里面倒出一枚物件。

那是一片羽毛。

不是普通的羽毛,颜色是罕见的、带着金属光泽的暗蓝色,羽杆纤细坚韧,即使在图书馆昏暗的光线下,也隐隐流动着一层温润的光泽。

就在这片羽毛出现的瞬间!

我胸口的翡翠玉牌毫无征兆地、剧烈地灼热起来!

热度惊人,甚至有些烫皮肤!

已经收起来很久的猫耳泛着微微的痒,我真怕一时控制不住突然变身把老先生给吓死。

努力平复着心情和身体里对灵力感知的躁动。

同时,我布包里那个盛放着小红(盼娣)灵体的雷击木(平时温养时取出,外出时我会带上),也突然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警告!

检测到高强度未知能量场接近!

与翡翠及目标灵体(小红)产生强烈共鸣!

】罗一鸣的声音急促响起。

【什么情况?哪来的能量?】古博士也惊了。

清清的声音也瞬间在我脑中响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