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姜晚的职场首秀 傅沉舟的暗中助(4 / 5)

加入书签

  姜晚握着鼠标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她立刻就猜到是谁帮的忙——除了傅沉舟,没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拿到这么专业的资料。她拿出手机,想给傅沉舟发消息说谢谢,可指尖在屏幕上敲了又删,最后只发了一句“今天天气很好,记得带伞”。她不想让这份帮助变成压力,更想靠自己的能力,把方案做好。

    接下来的一周,姜晚几乎住在了公司。她把资料里的案例拆解开,结合青溪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亲子区的廊架,用碳化竹材和不锈钢做骨架,外层编上“经纬交错”的竹纹,再覆盖透明亚克力板,既安全又美观;夯土墙做成可互动的形式,游客可以在指定区域添加夯土,还能在墙上用特殊颜料画画,每季度会邀请当地工匠重新整理墙面,形成独特的“时光印记”;非遗体验空间里,设置了竹编工作台,游客可以跟着当地手艺人学习编小物件,工作台的灯光设计成竹编纹样的投影,晚上时整个空间都像被竹影笼罩。

    方案定稿那天,姜晚在公司加班到凌晨。她把最终的设计图打印出来,逐页检查:从平面图到效果图,从材料清单到成本预算,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确认。走出公司大楼时,凌晨的街道很安静,只有路灯亮着,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拿出手机,给傅沉舟发了张设计图的照片,配文:“终于搞定啦!”

    没过几分钟,傅沉舟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声音带着刚醒的迷糊,却难掩关心:“还在公司?我去接你。”

    “不用啦,我叫了网约车。”姜晚笑着说,“你快睡吧,明天还要上班呢。”

    “那你路上注意安全,到了给我发消息。”傅沉舟的声音温柔,“我看了设计图,很棒——特别是那个竹编廊架,比我想的还要好。”

    姜晚心里暖暖的,挂了电话后,忍不住对着手机屏幕笑了起来。网约车过来时,她坐上车,看着窗外掠过的夜景,忽然觉得,那些曾经让她头疼的难题,那些熬夜改图的疲惫,都在这一刻变成了值得的事。

    项目汇报那天,客户方的负责人张总亲自来了。当姜晚把设计图投影在屏幕上,讲到竹编廊架的设计时,张总忽然坐直了身体,眼睛亮了起来:“这个廊架,有点意思。我上次去青溪,看到当地老人编竹篮,就是这种经纬交错的手法——你能把它用在建筑上,还考虑到了亲子安全,很用心。”

    讲到夯土互动墙时,张总更是忍不住点头:“之前的方案,都把夯土当装饰,你却让它变成了游客能参与的部分——这才是‘活的’乡村文化,不是摆着看的标本。”

    汇报结束后,张总当场拍板:“就用这个方案!姜设计师,你很懂我们想要的‘灵魂’。”

    李总监笑着拍了拍姜晚的肩膀:“不错啊姜晚,第一次接项目就这么成功,以后可期。”旁边的同事也围过来,有人问她怎么想到用竹编做廊架,有人请教夯土互动墙的设计思路,姜晚一一耐心解答,脸上是藏不住的自信笑容。

    下班后,姜晚没直接回家,而是去了花店。她选了一束白色的洋桔梗——傅沉舟喜欢这种花,说它简约又干净。回到家时,傅沉舟已经回来了,正在厨房做饭,系着她买的小熊围裙,样子有点滑稽,却格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