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以国师之名造福百姓(3 / 3)
“凡有劳动能力者,皆可通过劳作获取粮食、银钱,抚养家小。”这条规矩在安民坊中深入人心。
懒惰乞食者日渐减少,辛勤劳作之风兴起。
曾经的流民,脸上不再是麻木和绝望,而是有了对未来的期盼。
苏清言的这一系列举措,效果立竿见影。
京城周边的治安明显好转,流民骚乱几乎绝迹。越来越多的百姓真心感激这位“苏国师”,其声望如日中天,甚至在某些层面超过了深居宫中的皇帝。
皇帝对此乐见其成。
苏清言此举帮他解决了棘手的流民问题,稳定了京畿,还博得了仁德之名,且所有政策都以“利国运”、“安陛下子民”为出发点,让他挑不出错处,反而觉得这位国师确实一心为公,或者说,为他的江山。
然而,暗流依旧涌动。
摄政王党羽在暗中散播谣言,称苏清言“邀买人心,其心可疑”。
朝堂上开始有了质疑、弹劾苏清言的奏折,认为国师干预民政,逾越本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