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寒夜星火(1 / 2)
雪下了整整三天,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连风都带着冰碴子。安全区的栅栏外,积雪堆得快有半人高,铁牛带着汉子们在栅栏内侧堆了道雪墙,说是能挡挡夜里的寒风。林惊渊站在瞭望塔上,望着远处被雪覆盖的山林,像铺了张无边无际的宣纸,只有几棵老松的墨绿拔尖而出,倒成了这素白画卷上最劲挺的笔锋。
“林姐,喝口热的。”苏晓晓捧着个粗瓷碗上来,碗里是林清瑶新熬的桂圆粥,甜香混着热气扑在脸上,暖得人鼻尖发痒。“清瑶姐说,今晚可能有暴风雪,让大家都早点歇着,别往外跑。”
林惊渊接过碗,粥里的桂圆肉炖得软烂,甜汁渗进米粒里,一口下去,暖意从胃里直窜到头顶。“知道了,让大家把门窗都闩好,库房里的干柴再搬些到各屋,别冻着。”她顿了顿,看向西南角,“那边的草棚还结实吗?铁牛他们带的老人孩子都住那儿,别让雪压塌了。”
“放心吧,”苏晓晓拍着胸脯,“铁蛋哥带着人加固过了,还在棚子周围支了几根木柱,说是比石头房子还稳当。丫蛋刚才还跑来找我,说她奶奶在棚里编草垫,让我去拿两个铺着坐。”
林惊渊笑了笑。石村的人搬来快半月了,起初还有些拘谨,如今倒也融了进来。铁牛的婆娘们跟着王婶学做酱菜,孩子们跟着张叔在菜窖里分拣土豆,连最腼腆的石头,都敢拿着树枝在雪地上教苏晓晓画山里的野兽了。
瞭望塔下传来一阵喧哗。林惊渊低头看,是林清瑶带着几个女人往草棚那边去,每人手里都捧着个布包。“是清瑶姐给老人送棉衣呢,”苏晓晓指着说,“她前天就开始裁布,说山里的老人不经冻,连夜缝了十几件棉坎肩。”
林惊渊下了瞭望塔,踩着没过脚踝的雪往草棚走。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有点疼,却让脑子更清醒。草棚里果然暖烘烘的,几盏油灯挂在梁上,昏黄的光映着满棚的人影。林清瑶正给一个老婆婆试棉坎肩,那老婆婆脸上堆着笑,拉着林清瑶的手念叨:“姑娘的手真巧,这针脚比我家老婆子年轻时还细密。”
“婆婆您试试暖和不?”林清瑶帮她系好带子,又转身从布包里拿出双棉鞋,“这是用兔毛填的鞋底,软和。”
“哎哎,暖和!暖和!”老婆婆穿着新鞋在地上跺了跺,笑得眼睛眯成条缝,“俺们石村遭难时,哪敢想能有这样的日子,有暖屋子住,有热饭吃,还有姑娘你这样的好心人……”
话没说完,外面突然刮起一阵狂风,雪沫子像撒豆子似的打在草棚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油灯的火苗剧烈摇晃,棚顶的茅草被风卷得哗哗响,像是随时会被掀走。
“不好!”铁牛猛地站起来,抄起墙角的斧头,“这风不对劲,怕是要塌!”
男人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往棚外顶木柱,有的用绳子把棚顶的茅草捆得更紧。女人们把老人孩子护在中间,林清瑶快速从药箱里拿出几块艾草饼,分给大家攥在手里:“这是晒干的艾草混着姜汁做的,攥着能暖手。”
林惊渊走到棚外,风雪已经大得睁不开眼。栅栏外的几棵老树被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