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初查科技案迷茫(2 / 3)
p; “如果是器官配型,目标会集中在HLA区域,可这些孩子的HLA并不匹配。如果是代孕筛选,也不会只挑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她顿了顿,“除非……他们在找某种特定的生理脆弱性。”
赵亮皱眉,“什么意思?”
“比如,对某种环境因素特别敏感的体质。”她指着其中一份报告,“这个孩子出生后三天就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可父母基因都正常。另一个孩子有先天性代谢异常,但突变位点不在已知致病区。第三个……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但脑部影像正常。”
“你是说,他们不是在找健康的孩子,而是在找‘容易出问题’的孩子?”
林悦没回答。她调出市DNA统一建档平台的访问记录,找到三天前那次调取的元数据。调取范围覆盖了全市近六个月所有新生儿,但后台日志显示,系统在导出时自动过滤掉了部分字段——原始测序数据被截断,只保留了用于身份识别的短片段。
“他们拿走的,是能用来追踪的标记,不是完整基因组。”她说,“可为什么偏偏是这些孩子?”
赵亮沉默。他忽然意识到,他们面对的不是一次数据泄露,而是一场看不见目标的狩猎。猎人知道要什么,可猎物是谁,连他们这些追查的人都不知道。
两人回到专案组临时会议室时,郑宇轩已经在了。他坐在会议桌尽头,手里捏着那支钢笔,指节轻轻摩挲着笔身的纹路。桌上摊着赵亮昨晚提交的初步日志分析和林悦刚打印出来的基因比对报告。他没说话,只是等他们坐下。
“权限链查不清。”赵亮开口,“admin_sync03是系统服务账户,没有注册人信息,审批流程全空。三次调取都发生在03:17,实际操作窗口只有四秒。技术科发了警告函,说我们的逆向分析涉嫌违规。”
郑宇轩点头,没意外。
“基因分析也卡住了。”林悦接上,“STR位点异常一致,但无法解释成因。没有基因编辑证据,也没有自然遗传逻辑。我列了几个可能方向,但现有数据库不支持建模。”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墙上挂钟的秒针走动声变得清晰。
有人翻了下文件,低声说:“我们是不是……搞错了方向?这已经不是拐卖案了。没人被带走,没有赎金,没有交易链条。我们查的是一堆数据、几个基因标记、一个不存在的账户。”
另一个队员抬头:“可如果我们连对方在干什么都不知道,怎么查?”
“我们至少知道有人在动系统。”赵亮说。
“可我们连怎么动的都看不懂。”那人摇头,“这不是刑侦能解决的事。这是……黑客,是生物工程,是咱们根本不熟的领域。”
没人反驳。
郑宇轩低头看着手里的笔,忽然起身走到白板前。他把昨天写下的三行字——“数据有足迹”“基因有目的”“同步即追踪”——一张张撕下来,揉成团,扔进垃圾桶。然后他重新写下三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