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旧地探寻遇阻碍(1 / 3)
手电光束停在箱体侧面,蚀刻的“K-6/α”在尘灰覆盖下仍清晰可辨。郑宇轩单膝跪地,记录仪镜头对准刻痕,拇指刚触到拍摄键,屏幕突然跳动,画面扭曲成乱码。他立即切断无线模块,将设备切换至本地存储模式,手指在机身侧面多按了两秒,确认信号发射功能已关闭。
他把记录仪收回战术背心内袋,从腰后抽出折叠式证物刮刀。空气中有细微气流自头顶通风口渗入,带动浮尘缓慢偏移。他没有抬头,而是将手电平放于地面,光面朝上反射,制造出有人移动的光影假象。自己则贴住右侧倾倒的铁架,缓缓向侧门通道退去。
三十七米外,档案室入口的混凝土台阶上,脚步轻落。三人呈倒三角阵型下行,最前者右手抬起,做了个短促的停顿手势。中间那人戴战术手套,指节轻敲耳侧,似在接收指令。第三人蹲下,检查门缝处是否留有触发式报警装置。他们未开照明,动作间彼此保持目视距离,默契地完成区域封锁。
郑宇轩已退至侧门内沿,背靠潮湿墙面。他从内衬夹层取出一个透明证物袋,将刮刀边缘对准箱体接缝处,轻轻刮下一层灰白色粉末。粉末刚落袋底,铁架突然发出金属摩擦声——一只老鼠窜过底部支架。室内三人立刻警觉,戴夜视仪者迅速转向声源,其余两人同步压低身体,向声音方向包抄。
郑宇轩趁机将证物袋塞进战术裤内侧暗袋,右脚蹬地,猛然撞开侧门冲出。走廊尽头是废弃的管道检修通道,他弯腰疾行,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两名拦截者分左右追击,第三人留守档案室,仅用十秒便发现地上的手电与倾倒的铁架。
通道内,郑宇轩放缓呼吸,左手按住腰间战术手电,右手握紧伸缩警棍。前方五十米处有垂直通风井,爬梯锈蚀严重,但他别无选择。他听见身后脚步在拐角处停顿,接着是极轻的无线电静默通话手势——掌心向上两次,再横切脖颈。那是驱离而非抓捕的指令。
他攀上爬梯,铁锈簌簌落下。刚翻入上层平台,下方通道口已出现人影。三人并未向上追击,而是退回主走廊,其中一人用工具撬开档案箱封条,翻查内部文件。另一人掏出便携式喷雾,在箱体内外喷洒透明液体。第三人则从背包取出微型信号发射器,固定在通风口内壁。
十五分钟后,厂区外围。郑宇轩伏在废弃吊车操作室下方的钢梁阴影中,手机信号格为空。他打开离线相册,翻看刚才拍摄的三人影像。左侧男子左耳佩戴骨传导耳机,衣领下露出战术颈带接口;中间者腰带配有非制式快拆扣,但无警徽或识别牌;第三人右手小指缺失末端一节,动作却极为精准。
他调出市政车辆通行日志离线副本,比对洒水车轨迹。同一辆车,从他进入厂区到撤离,两次出现在不同出口,行驶间隔三十一分钟,路线闭环。这并非偶然巡逻。
他取出U盘,将记录仪本地存储的数据复制进去,再将U盘密封于防水胶套。随后脱下战术手套,用酒精湿巾擦拭设备表面指纹,最后将整套装备装入黑色工具包,藏进吊车控制箱夹层。
返程途中,他绕行工业区外围辅路,未启用导航。后视镜里,一辆无标识工程车从岔道驶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