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战起(2 / 3)

加入书签

辽东人被一次又一次地放弃、折腾,因为撤退命令来得突然,政府和军方又没有足够的组织协调能力,抛弃的粮食、物资无数,一路死难的百姓无数,致使辽人对明廷的怨气越发深重。

    孙承宗在辽西走廊多年经营被毁于一旦,只有袁崇焕抗命,带着满贵、左辅、朱梅、祖大寿死守宁远,并用杀逃兵、自刺血书等等方式激励将士的团结守城之心。

    不过不知道高第咋想的,辽南四卫大概被他忽略了,完全没有收到任何撤退或者坚守的命令。

    大概是因为后金没有渡海能力,辽南如何,完全不影响山海关的防守形势吧。

    再有一点,目前高第在政治上是偏向魏忠贤的,而某种程度上,阉党是把何雨柱当作军事方面的头牌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好对辽南指手画脚。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十四,休养生息4年的努尔哈赤再起大军,既然明廷主动退守,那他这次准备把实控线推进到山海关。

    为防南边被何雨柱捅屁股,他把老成持重的大贝勒代善派到盖州城,命令还是一样,不许出城浪战,把金州军北上捣乱的路堵住就行了。

    按后金的情报,金州镇只有一万战兵,不足以攻下有5000人驻守的盖州城。

    而且根据之前几次的惯例,何雨柱也不喜欢攻城,都是到城下待几天做个样子就撤。

    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也没有几次大军绕过驻有大军的坚城去攻击敌人后方的行为,把自己的后路暴露出来那是找死。

    只有原本历史上满清突破长城,一路劫掠上千里,打到连云港,而明朝的城池和军队都只顾着龟缩,确实是奇观。

    所以后金并未重视南边,准备先拿下宁远,把明军主力彻底打到胆寒之后,再调转头来把何雨柱推下海,实现对整个儿辽东的掌控。

    根据史书记录,以及探子的回报,接到努尔哈赤起兵的消息之后,何雨柱也开始动员。

    也不只是他主动要去,天启帝收到建奴再起刀兵的消息后给他和毛文龙都发了圣旨,要求出兵牵制后金。所以这趟哪怕不打架,都得去溜达溜达。

    后金以为他只有一万战兵,但其实他有两万多,辽南四卫的编制算是满员了。

    只是其中一半都是半隐藏状态,一没有向朝廷要饷银,二金州的反间谍工作做得不错,所以明廷和后金目前都不知道他的实际兵力。

    外面的部队有军官负责集结,何雨柱正在家里由女人帮忙着甲。

    “我出发之后,你们就可以开始收拾东西了,以后我们的大本营可能要放到盖州甚至海州去,那边能直面前线,更方便掌控局势。”

    “知道了,老爷,现在咱们金州也算兵强马壮了,您可别再亲自上阵杀敌了。”李翠儿帮他绑好腹吞,忍不住嘱咐道。

    这次出征只有张嫣跟着医疗部的军医随行,其他平时负责军服、教育等等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