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战起(1 / 3)
现在的金州镇人口接近40万,新增人口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李修言不断送来的难民、孤儿;二是被朝廷送来的屯田兵的家人;三是新生儿。
这几年,金州镇的原居民每家每户都至少生了一个孩子,这一部分就是好几万人。等他们成长起来,能极大改善金州的人才荒。
在金州两年以上的农民,基本都盖起了砖瓦房,类似后世东北那种一层的大平房,只是没有玻璃窗。
玻璃目前还在限量生产,每年为金州带来巨额现金,暂时不能让它变廉价品,影响对大明富贵阶层的收割。
因为每年都能收获吃不完的粮食,新光复地区朝廷又不征税,所以农民才敢盖房子、生孩子。
这边也没有基层吏员,行政事务都是士兵去做的,朝廷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为了苟发育,何雨柱瞒得也是挺辛苦的。
民生富足,军事科技也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第一款量产型栓动步枪已经装备了一个千户,口径8毫米,弹匣容量10发,长短轻重都适中,被命名为金州一式步枪。
这款步枪达到了何雨柱之前提出的要求,在300米距离上杀伤穿三重甲的士兵。
因为产量问题,目前只装备了一个千户,等以后拿下更大的地盘、拥有更多的人口之后,再扩大生产。现在的装备人数,已经够用了。
第一款100毫米口径的加农炮也定型生产了20门,论起威力的话,一炮就能炸开金州城门。
这种大杀器,等下次战起的时候,攻城拔寨必将势如破竹。同样也不用造多了,等以后再说。
真正的大敌来自海上,现在的好东西还是要藏着掖着一点,等统一全国,再爆兵、爆产能,往外开拓。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错了,不是这句,是辽东大势战久必和和久必战。
孙承宗督师辽东近三年时间,几乎没有战事,但天启五年八月,山海关总兵马世龙听信间谍之言,以为后金四贝勒皇太极只带了极少数兵马进驻耀州,派手下往攻。
多方因素之下,反而被伏击损失400多人,600匹战马。朝中竟有人夸大说辽东十万兵马损失殆尽,御史言官争相弹劾马世龙与孙承宗。
朝堂上多方博弈,孙承宗多次乞骸骨,最后马世龙与孙承宗都被免职,高第接任辽东经略,辽东战云再凝。
高第赴任后不久,就要求锦州、宁远等地的军民全部撤入关内,放弃关外的所有地盘死守山海关。
几百里国土说丢就丢,简直跟玩笑一样。就像某美丽国的两党制,一方上台就要推翻前任的所有政策,不然不足以显出自己的本事。
全然不考虑民心,
↑返回顶部↑